!
而他作为王远的徒弟,在王远手下无人可用之时,自然会得到大力提拔。“老师,我明白了。那该如何去做?请老师示下!”余有丁满脸讨好地说道。“如今七大盐场之灶丁,应已全部登记在册,有丁几何?”王远并未说出自己的办法,而是问了这么一个看似不相关的问题。余有丁没有丝毫迟疑,立刻将自己记住的数据,一一汇报出来:“长芦盐场有丁七万两千口、山东盐场有丁三万四千口、两淮盐场有丁十五万三千口……七大盐场合计丁四十一万口。”“嗯,如今盐场改革之事十分顺利,本官在改革之前,便已然说过,若是改革顺利便有赏赐。如今该是兑现的时候了,每丁赏银十二两!若是那些灶丁每人都愿意献出十两银子,这便是四百多万两银子了,料想这些应是够了!”余有丁彻底惊呆了,还能这般操作?“老师,若是拿出五百多万两银子用于赏赐灶户,恐怕朝廷那边说不过去呐!”余有丁小心翼翼地说道。王远无所谓地摆了摆手:“百姓还不信任朝廷低价盐能持续多长时间,所以这段时间便买得勤了些。仅仅这三个月的时间,盐场便已存下五百万两银子。料想到了年底,应是有一千余万两银子。拿出一半获利,用于赏赐。此举方可彻底让灶丁从先前的泥潭中爬出,而这也更是对于灶丁的赏赐,有何不可?更何况此举的对错,岂是你我能评判的?”王远最后这句意味深长的话,让余有丁彻底领悟了其中深意。“老师,那我这就去办!”余有丁连忙说道。“不急!”王远摇了摇头,又递出去一份清单:“你若直接将银子送入京师,那岂非让陛下为难,既然做了,那便要做到完美。这份清单是为师从前在翰林院抄录的,乃是当初修建万寿宫时,工部报上来的。为师计算了一下,若是将金丝楠木替换成辽东大木,这四百多万两银子,修好陛下想要的两宫两观,应是足够的。你去负责采买之事!务必做到万无一失,这些可都是百姓对陛下爱戴的象征。若是有人贪了一毫一厘,恐怕好事就成了坏事。”余有丁神色一肃,自然清楚这是王远在敲打他。看着清单上甚至连产地和价格都有标明,他深知只要王远盯着,此事绝对不可能出现贪墨的情况。“是,老师!弟子会管好手下之人的手脚!”王远挥了挥手:“去吧!”等人走完后,王远铺开了一份宣纸,提笔写道:【……辖下灶丁,皆感陛下天恩浩荡,自愿献出纹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