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岭一带,多山洞,大多藏于葳蕤中。
也有少许,显存于世人居地附近,洞口极狭,人不能穿行,但有水常年流出,味甘纯正适宜饮用。
乡人多在这种洞口用青石砌好井池,借其地势地形再用石板铺上或三五尺或丈许宽的平台,取水、洗菜、洗涤衣物,极为便捷。如莫家槽、曾家湾、丢长坡的水井皆是如此。破四旧的时候,有些水井所用的石板,还是取下来的墓碑,碑文上的字迹现在都还清晰可见。
早年间,莫家槽的洞水,还被乡民用管道引导了向家湾谢家坝,形成了天然的自来水,妥善改变了向家湾谢家坝老百姓取水路途偏远的窘境。
不知道是从哪一年开始,曾家湾的洞水井传出了有犀牛存在出没的传言。
说的人很是言之凿凿,仿佛自己亲历过一般,但他却始终不肯说是哪个传出来的。
说是某个十五的晚上,大月亮的,有人到曾家湾的水井去挑水。这个也很正常,在农村,一般都是晚饭后或者大清早去取水,白天的时间通常是属于田土里的农活。
乡人说,他还没走到拐弯的地方就听见水井边就听见哗啦啦的水声,一开始还以为是发洞水了,但往脚下的溪沟里一看,没有水啊。于是心里就想,是不是有乡邻也在挑水或者是洗衣服,也就没太多往心里去。
等他绕掉弯直接看得到水井时,他的魂都差点吓掉了。他看到的哪里是人哦。只看到一大两小三个黑乎乎的坨坨在水井前的平台上,自己开始听见的声音似乎是这些黑坨坨洗澡发出的声响。仿佛是察觉有人来了一般,大的黑影抬起头站了起来,样子和牛有点像,但脑壳上却只有一只角。他以为自己看花了眼,麻起胆子再看了一眼,三个黑影却都不见了。其人大骇,惊叫了一声,扔掉水桶就往回奔。
等他跑到寨子边,看到有坐在外面歇凉的乡邻才停下了脚。听着他呼呼地喘着粗气,乡邻们便问他是怎么回事。他把自己刚才看到的事说了一遍,怀疑是犀牛在那里洗澡,但乡邻们都不相信。
于是大家就一起往水井方向走,路上还捡起了他扔掉的水桶。但一直走到水井,什么异状都没有,大家仔细检查了一下水井前用石板铺就的平台和水池,包括他讲的黑影站立的地方。
大家笑他说是他看花了眼,别人是人吓人吓掉魂,他是自个差点给自个吓掉魂。面对大家的嘲笑,他也就没再吭声,因为他看见水池的边上好像有一小块的泥巴。
在大家的搭伴下,他的水桶装满了水,等把水挑回屋,找来灯仔细看了一下,水桶里的水浑浊不堪,远不如以前那样清澈透亮。
第二天一大早,一场暴雨哗地一下落了下来。没过半个时辰,住在离水井较近的地方的乡人就讲洞里发大水了,冲出来的全部是泥巴水。
这是陈俊小时候听见的第一个关于曾家湾水井的故事。
等陈俊稍微大一点,陈俊又听到了第二个与曾家湾水井有关的故事。
时间是五六月间,插秧的时节。农村的生活节奏与城市里不一样,基本上都是一天两餐,农活特别累的时候,中午也可能弄碗面条充充饥。
所以,如果城市长大的人到了农村,估计根本就不习惯农人天麻麻亮就出门做工,九十点钟的时候回来吃吃早饭,然后又出门,田土稍微远一点的,中午累了,就枕着锄头在地头上眯一会,饿了就啃上个红苕或者烧几个洋芋或苞谷坨坨糊弄下肚子,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接近太阳落土才会放工,等回到家里,夜饭,基本上是在煤油灯的灯光下,几口就吃完了。
天气热的时候,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可能会在院子纳纳凉,摇着蒲扇或吹吹自然风,享受一会儿小孩子们从凉水井里打来的凉水;天气冷的时候,多半在火坑边洗个热水脚,简短的扯上几句家务事,然后早早的就睡了。第二天,再继续着重复的生活。
前些年,陈俊的几位城市里的朋友来到陈俊所住的乡间,租了一栋民房,说是准备真正体会一下农村的生活。一开始,他们按照以前的习惯,早早的便起了床,七点钟左右吃过了早餐之后,简单的收拾一下便开始在寨子里串门。一连走了几家,都是年老的妇人和年幼的小孩子在家里了忙活着,简单的打了个招呼,却又不好多说什么,就当是自己熟悉一下寨子里的环境。
等慢慢穿行完他们居住的这个寨子,差不多到了九点半左右,这时候,他们在寨子的尽头,看见乡邻陆陆续续地扛着锄头扁担之类的农家往回走。
等跟着离他们的最近的一位乡邻进了门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