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头辛勤耕作的寻常百姓,以及那些寒窗苦读的文人士子,也通过这神奇的天幕,窥见了那令人心惊胆战的未来一角。
辽东抚顺城外,一位正在田间挥汗如雨的老农,在看到天幕上那些髡发留辫、凶神恶煞的女真士卒时,整个人都呆住了。
他浑浊的眼眸之中,瞬间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恐惧与绝望。
手中的锄头“哐当”一声掉落在地,砸起一片尘土。
“老天爷啊!这……这是又要打仗了吗?”
他的声音沙哑干涩,带着哭腔。
“那些鞑子兵,看着比当年的蒙古人还要凶残啊!俺们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南京秦淮河畔,灯火辉煌的画舫之上,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
一位风流倜傥的才子,原本正与友人推杯换盏,吟诗作对。
当天幕上的景象传来,他放下了手中的酒杯,眉头微蹙,脸上的醉意与笑意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北望烽烟再起,金陵歌舞恐将休。”
他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怅然。
“这女真建国,绝非什么好兆头。我江南这片繁华之地,这太平安逸的日子,又能有多少时候呢?”
身旁那位原本浅笑盈盈的歌伎闻言,手中拨弄琵琶的纤纤玉指也随之一滞,婉转动听的乐声变得有些滞涩。
她的眼中,也流露出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惊惧。
京城的一家酒楼之内,喧闹嘈杂。
一位刚从边关退下来没多久的老卒,正与几个相熟的伙计吹嘘着当年的勇武。
当天幕画面转换,他猛地一拍桌子,碗中香醇的酒水瞬间洒出大半!
他怒目圆睁,放声怒吼:
“女真!他娘的!”
“当年老子在广宁城下,就跟这帮不要命的孙子干过!”
“那帮孙子打起仗来,是真的不要命!一个个跟饿狼见了血似的,悍不畏死!”
老卒的声音吸引了酒楼内所有人的注意。
“朝廷这次,可得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应对了!千万莫要再出什么幺蛾子了!”
某个偏远州县的简陋学堂里,一位屡试不第、皓首穷经的白发秀才,正浑浊着双眼,呆呆地看着天幕。
他不住地摇头叹息。
神情悲怆。
最终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唉,国事维艰啊!”
“朝堂诸公,庙堂之上决策,不知能否应对此等惊天大变?”
“只盼着天下苍生百姓,能少受一些苦楚吧。”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天幕画面无情流淌。
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狠狠敲击在每一个明朝人的心上。
【公元1618年。】
【羽翼丰满的努尔哈赤,于辽东抚顺城下,以“七大恨”告天,正式起兵反明!】
【誓师之日,天降异象,黑云压城!】
【公元1619年。】
【明朝调集各路大军,号称二十万,实际兵力约莫十万。】
【由兵部侍郎杨镐总领,兵分西路,浩浩荡荡征讨后金!】
天幕之上,赫然出现明军西路进军的态势图。
后金军的布防也清晰可见。
旁白的声音冰冷,指出其中的致命缺陷。
【主帅杨镐,纸上谈兵,调度失宜。】
【分进合击之策,本为兵家妙计。】
【然其军令不明,诸将行动不合,粮草输送不济,未战便先显露败象。】
【天幕模拟推演:若明军协同作战,首尾呼应,努尔哈赤纵有天大的本事,亦难抵挡。】
【可惜……】
画面快速闪过几次模拟的战局。
每一次都是明军抓住战机,后金陷入困境的景象。
很快,这些美好的画面如同泡影般消散。
【然而,此战主帅杨镐指挥出现严重失当。】
【各路兵马的协同配合,发生了致命的失误。】
【大军未动,情报本应先行。】
【而明军对后金军力部署、战场地形特点、敌军作战方式,竟然存在多处错漏!】
【萨尔浒之战,爆发!】
【后金军在努尔哈赤亲自指挥之下,采取“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术。】
【他们集中兵力,利用明军各路之间联络不畅、行动迟缓的弱点,以少胜多,将明军逐个击破!】
【战场之上,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汇聚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