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递过去的长春宗信物,是一枚外观黑色的老式扳指,材质看上去是某种并不通透的石料,而且从外观判断,这枚扳指应该还没有被人戴过。
奇怪的是,随着管世宽将扳指拿到手里,这枚首饰随即由幽幽的丶毫不透明的深黑色变成了微带朦胧的半透明浅黑色。
这枚扳指的材质,居然是会变色的,而且变色条件和一般可变色材料不同,应该与环境温度无关。
管世宽用拇指和食指拈着扳指,冲着灯光“影”了一下,发现在扳指的内部,有一滴白色的液体在中间流动不定。
管世宽早就能分辨出,指环的材质并非一般珍珠美玉,而是石质,再结合扳指呈现出的异象,最终确定了此物的来历。
分辨此物也确实不难:
刚到手时触手彻骨冰寒,散发出无尽的阴气,然而只要用用灵识探寻内部那一滴白色液体,就会发现液体中包含着难以言喻的生机灵动。
只需拿在手中一小会,连指环中那彻骨冰寒也会变得温柔起来,只是一般的微冷,颜色也会随着持物人的体质发生相应变化。
能有这种种特殊物性的,只有天下难寻丶长春宗独有的“阴阳饰”。
阴阳饰是一种饰物的统称,其名来源于雕琢饰物的材料“阴阳玉”,以中土之大,现世也只有一个地方能找到“阴阳玉”而已。
到现在管世宽还清楚地记得,爷爷管破家提起阴阳玉的时候,脸上浮现出的神往表情,在她的印象中,能让见多识广的爷爷露出这种表情的东西,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据管世宽所知,阴阳玉的“身世”,殊为奇特。
中土中部有一座奇山,名为孤雁山(其实是孤燕山,外人不知究理,望文生义,叫顺嘴了),是长春宗宗主玉笙前辈开宗立派之处。
和一般门派的宗门道场不同,此山并非什么天成的洞天福地,因为孤雁山表面生机盎然丶植被茂盛丶动物繁多,其实却是标准的“穷山恶水”,是一块不适合居住的死地。
究其原因,大概是历朝历代以来,此山周围多有大恶之疫,无药可救,死人无数,尸身全部弃在山上,导致此山呈现“似生而实死”的奇妙状态:
山上明明绿树茵茵,鸟兽繁盛,入内却发现其中死气环绕,浓重无比,居住在附近的人与兽类,要么变得神经不正常,要么直接死于非命。
管世宽知道的丶最近的关于孤雁山的消息是:
从中土新政府建国那一年起,那里出现了一道看不见的障碍,就拦在孤雁山腰,让人类无法进入(这障碍其实是玉孤的封山大阵,只是没人知道),唯有兽类植物可无阻。
而“阴阳玉”之名显于世间,也是在中委大战时期。
孤雁山“似生实死丶阴阳不分”的奇妙状态,孕育出无数奇形怪状之物,“阴阳玉”便是其中之一。
在孤雁山地下深处,有两条似玉非玉,似石非石的矿脉,盛产两种奇特的矿石。长春宗宗主玉笙无意中发现这两种矿石,因其能够指示阴阳的特性,名之以“阴阳玉”。
“阴阳玉”矿乃是天成,汇聚了孤雁山旺盛的生气和浓重的死气,导致连矿脉都呈现出两种奇妙的形态。
一种“阴玉矿”,外观透明,在灵识内感应其物性,会发现石中蕴含的阴气极为浓郁,石体触及天生阴气较为浓重的人或物件,颜色会变成浓淡不一的黑色。
有的阴玉矿石内有石髓,实为浓重到呈液态的纯正生气,碎石饮髓,即使身中奇毒或是致命伤奄奄一息,亦可在生气耗尽之前不死。
只是这种内含石髓的阴玉,其中石髓一泻,玉块中的阴气也就随之散去无踪,重新变成普普通通的玉石。
一种“阳玉矿”则正好相反。
此种玉矿石体外观也呈透明状,但是以灵识感应,矿石内蕴含的阳气却是浓郁至极,触及天生阳气较为浓重的人或物件,颜色就会变成浓淡不一的白色;
有的阳玉矿石内也有石髓,以灵识感应可知那实为浓重到呈液态的纯正死气,一旦打破外面的矿石表皮,死气外泄,不慎沾染的生灵会在顷刻间死亡丶腐朽丶化为尘土。
同样的,这种有玉髓的阳玉死气一泻,玉中的阳气也会随之瞬间散个罄尽,重新变成一般玉料。。
无论是这两种矿脉还是矿脉中的生死石髓,都存在一种奇妙的共生关系。
一地之内有阴玉矿则必伴生有阳玉矿,一石之内内部阴(阳)石髓尽则外部阳(阴)石气尽,互伴互生,绝不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