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她刺绣养活的,等会儿你们可以多看看她家的绣品,好着呢。”
说起这个,老太太对着周大家的夸了又夸,就凭着她丈夫死了三四年,她也没抛下孩子跑了,反倒是自己立起来,把自己儿子养活,靠着刺绣这个手艺,让儿子能在过生辰的时候,有鸡蛋羹吃。
就凭这些,村子里,谁都对她服气赞赏得很。
杨福恩听了很有感触,让她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李知意,她也是同样坚韧的人。
“嗯,等会儿我和哥哥多看看她家的绣品,做得好,价格就高!”
“哈哈哈哈,多谢多谢!”老太太学着杨福恩他们刚刚道谢的词句,说起来还正正腔调,听起来有些滑稽。
予怀和杨福恩觉得这个老太太很慈祥,莫名觉得亲近。
不一会儿,英子落后一个头发花白的,身量微微佝偻的老人身后两步,回来了。
“老婆子什么事啊?”这就是坨子村的村长周康,他打量了几眼杨福恩和予怀,正直的脸上带着几分疑惑。
老太太连忙笑呵呵的跟他解释杨福恩和予怀是来做什么的,英子在一旁听着,高兴的咧开嘴,一溜烟儿的跑进屋里。
周康知道了杨福恩和予怀的来意,脸上带着高兴,连忙问道:“大兄弟,怎么称呼?你们真的收绣品?”
予怀拱手:“晚辈王大,这是我妹妹王二丫!”
莫名其妙被叫了王二丫的杨福恩,虽然震惊予怀莫名其妙,把原来商定好的李亮,和李意改成了王大和王二丫,但是也没露出什么马脚,乖巧的跟村长打招呼。
村长问了价格和发银的时间,就召集了村里的人过来,一嗓子吼出去,一个村子里的人基本都来了,有些还蹲着饭碗,刨着碗里那干巴巴的菜叶,就这黄褐色的窝窝头,吃得喷香。
村长的粗嗓门简单解释了一下,就让他们回家去拿绣品过来。
杨福恩和予怀带了些铜板和银两,坐在门口等着。
跟村长聊起了收成,村长一听,连连叹息:“虽说是祥瑞降世之后,粮食的产量都多了些,但是赋税严苛,那些个收税的小官还要打点,着实剩不下什么,所以家里的女人们都帮助做些活计,贴补家用。”
杨福恩今日已经听过很多叹息了,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等到村民们把家里的绣品拿来,予怀按照市场估价,会多给几个铜板,得到了村民们的连连感谢,刚刚说过的周大家的也在其中,狗蛋抓着自己母亲的裤腿,好奇的打量杨福恩和予怀。
杨福恩笑着逗了他一下,他还害羞的躲在了周大媳妇的身后。
“你别介意,这孩子害羞~”
通过了解,杨福恩知道周大家的叫刘翠,是个温婉性子的女子,说起话来都是温温柔柔的,在村子里人缘还不错。
“怎么会介意,狗蛋很可爱。”杨福恩毫不吝啬的夸奖狗蛋,被狗蛋听见了,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从刘翠的大腿后面探出头来,甜甜一笑。
这孩子看起来挺瘦的,头发枯黄,身量也小,但是眼神干净。
村子里的孩子大多这样,穿着补丁衣裳,瘦瘦小小,有些还可以看到深陷的眼窝,可见平日里,也没吃什么好东西。
杨福恩和予怀几乎是把村子里所有的绣品都收走了,走之前,还被村民们塞了好几把青菜,说是自己家种的,不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