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精彩小说网 > 西湘散异 > 第18章 渊下的生灵

第18章 渊下的生灵

是在说,终于可以打发这个家伙出门了。

事实上也是这样,鼍洁出门后,西海龙王根本就没顾上它。不然,鼍洁也就不会将搭船的唐僧八戒二人一同淬入了水中,计划将两个和尚蒸熟食用。不过,这鼍洁还是有孝心的,还专程派人去请自己的娘舅过来一同享用唐僧肉。虽然最后被表兄擒下了,但西海龙王在和大圣聊天的时候仍在为鼍洁开拓,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这个鼍洁,就是鼍龙,不过名字叫洁罢了,而鼍龙,民间俗称“土龙”或“猪婆龙”。现代生物学称其为扬子鳄,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的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等流域,随着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逐渐收缩至长江下游流域。在民间的传说里,云贵川、湘鄂皖,乃至上海口,都曾有它的身影显现。

与鲵相比,鼍的身形与鲵极为类似,个头则是活脱脱鲵的放大版。栖息地也相似,溪河、湖泊、沼泽、湿地等地段。与鲵不同的是,鼍还有高超的挖洞打穴的本领,头、尾和锐利的趾爪都是它的打洞打穴工具。

鼍龙的洞穴一边都有几个洞口,有的在岸边滩地芦苇、竹林丛生之处,有的在池沼底部,地面有出入口、通气口。而且还有适应各种水位高度的侧洞口,洞穴内曲径通幽、纵横交错,恰似一座地下迷宫,有点类似狡兔三窟的味道。鲵则在滩口上下的洞穴内较为常见,其洞口不大,深浅不一。

按照现代生物学的说法,鳄鱼作为一种本身性格就很凶残的动物,鳄鱼在很多时候,都是会主动攻击人类的,比方说有人类进入到它们的领地之中,或者是繁殖期的时候被打扰,再比方说大型鳄鱼在饥饿的时候,正好遇到了落单的人类,它们都会选择对人类展开攻击。对比起来,“娃娃鱼吃人”的传说,要么是鼍所谓,要么是类鼍的生物。

于是乡谚总结了一个道理——“欺山莫欺水”。再高再陡的山,人力均可为,譬如崖葬悬棺,看似不可能的地方往往却都有人类活动的痕迹。而再浅再清的水,都有可能带来的不经意的伤害,何况不可观的水面之下。视线之外,是人类内心恐惧的源泉,因为不可知、不可控。

《左传》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人的认识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水下的生灵,特别是或潭或渊的地带,因为目不可测或物不可测,偶发事件或者常发事件在人们积累的认知里,都会演绎成神话或者传说。

于是,蛟便出现了,按古人对蛟的描绘,蛟,也必然和鲵或鼍有关,或者是类鼍生物。如张揖在《广雅》卷十中说:“蛟状鱼身而蛇尾,皮有珠矍,似蜥蜴而大身,有甲皮,可作鼓。”彭乘在《墨客挥犀》也讲到:“蛟之状如蛇,其首如虎,长者数丈。多居溪潭石穴,声如牛鸣。岸行或溪行者,时遭其害。见人先腥涎绕之,即于腰下吮其血,血尽乃止。”

还有《埤雅》:“蛟,其状似蛇而四足,细颈,颈有白婴,大者数围,卵生,眉交,故谓之蛟”。蛇身四足,似蜥蜴,多居溪潭石穴。反复看,这蛟走不脱鲵或鼍的身影。

最早的记载斩蛟的是《吕氏春秋·知分》,说春秋时楚国人次非,从吴国旅游回来,乘船渡江遇大蛟袭击,挥剑下水斩杀两条大蛟救了全船人员性命。

次则是天师许逊斩蛟江西,这个冯梦龙先生在三言二拍里详细记载了天师的故事。

等到了隋唐时期,青城人赵昱到嘉州当太守,当时嘉州也有蛟危害乡间。这个赵昱可不是一般人,应该是在青城山学得了真本事。在决定除蛟之后,赵昱先是让州里的民壮们招募到数百条船,又组织上千人的老百姓在河边击鼓鸣号助威,然后手提宝剑披发入水,带头与蛟作战,围观的老百姓中有七人也跟着太守一起下河与蛟搏斗,打的天昏地暗,水雾四溅,等到云雾散开以后,赵昱左手持剑,右手提蛟首,奋波而出,河里的水全部染成了红色,但是跟着太守下河的那七个人却没有从河里显身,不过这之后,嘉州再没有过蛟害发生。

蛟,或藏于潭,或匿渊,或盘于洞,按照古人造字的典例,蛟生活的区域必定与水有关。洪水突发,必有蛟龙出没。

陈俊曾听乡邻说走蛟事。

某年洪水,水势从龙嘴河一带慢慢上涨。因担心河沿坡地的作物,于是,便有乡人冒雨沿河观察水势,走到列旗寨时,乡人突然听见异响从河对岸红岩堡方向传过来,顺着声音望过去,红岩堡漩水潭溪沟边有几丘田像阶梯一样一节一节落了下去,仿佛有什么生物在地里面游动一样,很快就到了河边。

突然间,有一个不明生物从河里冒了出来。脑袋似牛有角,嘴巴又宽又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