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二叔讲的故事,少小时的陈俊对地府缺南瓜一说反而更有记忆。也可能是因为看的书越多,很多时候就不由自主地将一些事物的看法融入了自己的生活吧。
那是吴承恩先生在《西游记》一书中的描述,陈俊记忆尤深。
话说李世民在地府被阎王送到复阳之处。因为抹不开情面,这也是人之常情。
于是,眼见即将还阳,李世民便向主动向十殿殿主问到,地府可有紧缺的物什,如果需要,他可以安排人送来,包括来金银珠宝之类的。
哪知道十殿殿主霎然一笑,金银珠宝么,哪有什么缺的。即将拥有的大相国寺信众早已积攒阿堵物多年,而这位寿者缘法还重的很,十殿先扯起用哈也没什么关系。就如现在的某些状况,扯起用哈就用哈吧,到时候还回去就行了。
抱着这种心态,于是,在听了天可汗的言语后,阎王一开始推说什么都不缺,但熬不过李世民的重复,阎老爷思虑了半晌,地府冬瓜北瓜西瓜都有,只是缺少一样南瓜,唐皇若是有心,倒可派人送来。
在读到这李世民逛地府还阳这一段时,陈俊还惊异地和爷爷询问,为什么地府里没有南瓜呢?
本来是正常的请教,陈俊却不想问到这个问题时被爷爷甩了一个冷脸。
现在回想过来,刘全赴地府送瓜何尝又不是一桩活人走阴事。
套用古代话本小说常说的一句话,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话说唐皇回阳以后,便在宫城门口下了帖子,估计当时也是考虑到了身边的大将也是不会考虑这个事情。因为按照老吴的说法,在受了泾河龙王的连环追问之后,从唐皇开始,尉迟和秦琼便取代了早期的郁垒兄弟,更符合国人由人到神的追随。
英雄帖挂在城门口,没多久便有个叫刘全的人揭了皇榜。这刘全并不是一般人,老吴讲了,刘全家可有万贯之资。这也引来了天可汗兴致,赶忙召来刘全来问。
到了殿前,刘全亳无惧色。说自己和爱人李翠莲婚后多年一直相敬如宾,但自己的老婆很信佛,为这事两口子向来还是有些纷争,虽然大唐宗教信仰自由,可刘全打心底还是瞧不上西来的和尚。
这也可能与大唐的自信有关,就连大唐根基之前的老秦,刻在骨子里的也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刘全听说前两天有个和尚到自己化缘,李翠莲同学听不得和尚的可怜扯下自己的金钗给了和尚。这下可惹怒了刘全!
自家的老婆扒下自己的发钗送给和尚,这叫什么回事呢!
古人向来是重视礼仪的。结发结发,李翠莲的钗子,很可能就是当初刘全送给她的。平时去寺里拜佛的时候上上香油钱也就算了,这会儿把自己的定情物送给化斋的和尚,哪个男人心里受得了呢?
于是回到家里就把李翠莲痛骂了一顿。哪知道自己的爱人也不是善茬,或者可能两口子并不是刘全讲的那么恩爱,也有可能是被刘全捶了一顿。李翠莲这下心里受不了了,心一横——我不和你过了!估计也有可能是受够了“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五天不捶,脸上发霉”的气,一下子投环自尽了。
这下刘全可懵了,好端端的一个家,咋一下子说没就没了呢?等刘全处理完李翠莲的后事,看着一双娇啼啼的儿女,心里也满不是滋味,再加上估计也是想弄个明白吧,于是刘全也是心一横,便揭了皇榜。——你李翠莲舍得丢下儿女,我刘全也舍得。
等到刘全头顶南瓜袖带黄钱口噙药物来到地府,十殿阎君感叹地说“真是个有信有德的太宗皇帝”,也很是佩服刘全的胆量,于是便也问了刘全来的经过。
等到刘全把弃家舍子、因妻缢死、愿来进瓜之事说了一遍,几位阎君叫下面人查了查簿子。这下可不得了了,刘全李翠莲夫妇都是有登仙之寿的,不该这么横死的。
怎么办呢?那只好送他们夫妇俩还阳吧。可下面的鬼卒又说,送他们还阳是没问题,刘全还好办,可李翠莲的尸身就难了——“李翠莲归阴日久,尸首无存”。
几位阎君正无计可施时,一个小弟又出了主意——“唐御妹李玉英大限到了,不如就借她的如何?”
于是,刘全稀里糊涂的就还阳复生了。更厉害的是,唐皇的妹妹李玉英在花园里跌了一跤后也换了魂——“”我吃什么药?这哪里是我家?我家里是清凉瓦房,不像这害黄疸的屋子,还有花里胡哨的门窗!放开我!放开我!”
这头李世民还在安抚自己的妹妹,那边便有小黄门来报,说是送瓜刘全死而复生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