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精彩小说网 > 西湘散异 > 第6章 或应隐讳的乡邻故事之二

第6章 或应隐讳的乡邻故事之二

二叔在路上讲的另外一个故事则与三角岩有关。

三角岩离陈俊所居的寨落并不远。从三角岩,有一条小路可以走到河边的渡口,如果绕路的话,要多花上半个小时的时间。所以小的时候,若是陈俊随着长辈们去河西走亲戚,三角岩是必经之路。

三角岩的名字来于路边不远的田间耸立的三座石头,三座石头对向而立,恰如一个正三角形的三个点,三座石头的直径都约摸三到四米左右,高度差不多有两层楼那么高。

对于这种奇特的地势,乡人看在眼里,只觉得很奇怪,但又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有时看这三座石头,感觉又像一个树桩上规则的生出了三枝差不多的芽。

不知道是哪一年,其中的一座石头在某个雷雨天气被雷霆摧的只剩半截,然后慢慢就传出了“三角岩,雷打岩”的说法。

但在今天,如果用现代的地质学观点来看,那几座石头也无外乎是一处典型的丹霞地貌而已。但也可能是地貌的原因,所以也才会在乡民的口里衍生演绎了种种传说。

三角岩在长安岭下大堰坪的中段。

站在长安岭山顶上看去,大堰坪是一块很平整的坝子,而三角岩就是这整块平地的中间部位突然凹下去了一截。

打个比方来说吧,一个平整的长方形,在中间部位凹下去一个不规则的洞,秋收的时节,长方形其他的部位都是金黄一片,唯独洞的位置因为有树是绿色的。

更为奇怪的是,站在金黄的谷稻里平眼望去,绿色和黄色是在同一条线上的。

而等人真正进了三角岩,才会发现,三角岩其实是一个小小的沟谷,沟谷里有山峰起伏。山峰最高处都没有超过大堰坪的平地坝子。

沟谷里的山峰上,林木葱郁,小山与小山之间的谷地也是劳作的好田土。

让人诧异的是,在素来缺水的大堰坪,三角岩的地段却有常年的地下水寖出,慢慢形成溪沟汇于白河水中,哪怕是在爷爷祈雨的那年,天那么旱,但三角岩溪沟里的石头总是湿润的。

当时,旱急了的人们也曾扛起锄头顺着湿润的石头掘地三尺,可始终没有找到水源的源头。

或许还是因为地形地貌的缘故吧。三角岩地段,可能是一个独特的洼地,山、林、谷,种种交织让三角岩恍然另一个世界。

后来,有乡人在紧邻三角岩的地方打了几口竖井,想以改变过来取水的不便。但直到井挖的有两架十二步的楼梯连起来那么深时,也都一直没看见水的影子,最后只得悻悻作罢了。

再后来,一支地质队在大堰坪整个坝子上定了好几个点钻井勘测,乡人虽不明白地质队在干什么,也没见地质队当众给大家宣布勘探的结果。但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却慢慢传出了三角岩团转有一条阴河绕着三角岩的说法。

二叔说的故事里主角是一位罗姓的男性,在这里姑且把他称为罗生。

罗生在陈俊家那一带也算个名人,和陈俊也算是边坊邻近,勤劳肯干又吃的苦,待人也很和气而且人又很大量,尽管是上门女婿,也在乡人的口碑里也算的上是一个人物。

按陈俊老家的说法,这个罗生基本上是老少合三班。意思是说他和老辈、平辈、小辈都能处得来。

那个年代,农业化肥在农村算是农家生活的奢侈品,要除去田间的害虫,榨房里榨油之后的油菜或茶籽渣饼就成了农人的抢手货,但这数量往往是不足的。所以,广袤的山野里各种植被都疯狂生长,田间更有蚌壳、黄鳝、泥鳅出没,当然,还有蚂蟥。对于小孩子来说,有蚂蟥的农田他们是不会下田的,因为在大人们或者稍微大一些的同伴嘴里,蚂蟥能循着腿上的血管爬到人的肚子里。

但不管怎么样,在那个食物相对匮乏的时代,山里的野味、田里的泥鳅黄鳝更是改变乡民生活的美味佳肴。

与寨子里的同龄人比较起来,罗生更是套野味抓黄鳝的一把好手,农闲的时候经常带着寨子里半大的孩子田间地头寻觅,过不了半响,跟在他屁股后面的小家伙们都会分的一些收获,而这些收获让孩子们带回家后,大人们大多会趁做饭的时候将它们丢在灶膛里直接烧熟或烤熟,慰藉一下孩子们对肉类的渴望。

三角岩因为地形的原因,蛙类、鳝鱼、泥鳅等动物比大堰坪其他地段要多的多,但也因为地形的原因,小孩子都不愿意去三角岩寻找吃食。一来是因为三角岩的树太密,独自过往的话总是觉得有些阴清;二来里面的溪沟潮湿,时有有毒的长虫出没;第三则是因为那座被雷霆击打的岩石下,不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