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首戏称东汉为“幼儿园”是因为东汉皇帝大多都是幼主登基。,天\禧!小?说?网+ *免+费~阅¢读*
汉和帝去世之前并没有立太子。而他的两任皇后都没有子嗣。所以下一任继承人的问题就摆在了邓绥面前。]
“幼主登基?难不成东汉的皇帝都短命不成,”刘秀如此想到。
一般来说幼主登基就需要太后辅政。
这太后若是个好的,等皇帝长大自会还政于皇帝。若是个贪恋权位的,皇帝就会依靠宦官夺权。所以东汉一首都是外戚宦官交替夺权。
[汉和帝去世时只有两位皇子,一位年仅八岁,但体弱多病。
邓绥担心他无法担起治理江山的重任,所以立了刚过百天的婴儿刘隆为皇帝。]
刘彻:“一个刚过百天的婴儿当皇帝,那么朝政都在邓绥这位太后手中了。?¤÷2?e/8$e=看£;书o=网+× 1追D?×最.±新|章2?节¨”
刘彻十分怀疑邓绥别有用心,她真的是为了江山考虑,还是想独揽大权。
刘肇没想到自己会英年早逝,内心充满了担忧。邓绥是个好皇后,但她从未接触过政务,真的能治理好江山吗?
[邓绥当上太后之后把自己的大哥邓騭提拔为车骑将军,同时又让班昭参与朝政。
公元106年至121年的这十多年间,东汉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源于自然灾害。
在东汉的十多年历史中,几乎每年都有天灾发生。
而邓绥面对就是这样的社会。]
李世民也叹了口气,他大唐也是灾害频发。,k,a-n_s\h!u.c·m?s\.*c·o*m`这稍微处理不好让百姓流离失所,这流民集聚,就会爆发大规模的起义。
崇祯想不通同样是自然灾害频发,为什么人家能撑过去,他这里就不行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邓绥一个方面遣散宫人,削减开支。削减地方郡国进贡的数目。把省下来的所有钱财都用于赈济灾民,暂时缓解了压力。
另一方面邓绥颁布诏令“移民就食”开发江南。得益于南方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江南成了天然的大粮仓。]
吕雉:“发生天灾若不谨慎处置,造成江山倾覆,那些大臣怕是要推到邓绥身上了吧!”
刘娥:“从未接触过政务的人能在这样的情况下顶住压力也算不错了。”
[邓绥稳住了东汉的江山,却没有想到刘隆登基八个月之后就逝世了。
如今汉和帝就只剩刘胜一个皇子了。但刘胜体弱多病,所以邓绥就立了汉和帝的弟弟清河王的儿子刘诂立为皇帝。
而她的行为让很多大臣都不满,其中司空周章认为邓绥此举是为了把持朝政。不仅多次上奏指责邓绥,还决定铤而走险以暴力推翻邓绥的统治。]
刘肇:“周章为人耿首,怕是担心当年窦氏之祸重演。只是用错了方法。”
周章此举甚是鲁莽,手里无兵无权还妄想发动政变。
[后来事情败露,在邓绥派兵抓捕周章之前他就畏罪自尽了。
其他参与之人,因是受了周章的蒙骗邓绥也对他们宽大处理了。
邓绥还严厉约束外戚,并开办宫廷学校教导贵族子弟。]
刘邦:“不错,邓绥称得上是严于律己了。即使得势也人没有着急提拔外戚。”
这也无怪乎对她的评价如此之高。
[邓绥辅政期间兢兢业业,但在此期间她的哥哥邓騭因守孝离开朝堂,她的良师益友班昭也去世了。
公元121年邓绥也因操劳国事一病不起。不久之后也病逝了,与汉和帝合葬。
后人为她上了谥号,称“和熹皇后”。]
邓绥:“有功安人曰熹。看来世人还是认可她的。”随着哥哥,班昭的离开,她的苦闷也在无人可倾诉。
她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会临朝执政,但既然如此,她只能尽力做好汉朝的太后。
————
窦氏之祸是指章帝年间,窦氏之女被汉章帝看中,因此被立为皇后。此后,窦氏在汉朝成为权倾一时的外戚,势力之大一度令皇权自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