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正淳话音刚落,神色黯淡。
我的职责是为皇帝分忧,却竟敢图谋叛乱,这成何体统?
“呵呵!曹公公真是深知其中道理,这些我早己明白!”
“那你为何看不清当前局势?”
纵观六朝,闫明问题最为严重。
“明成祖难道对此一无所知?你撒谎是为了陷害朝臣吗?”
听了杨柝的话,曹正淳额头冷汗首冒。
皇帝知晓他谋反的所有秘密,他所作的幕后之事再也无法掩饰。
望着黄公子,杨柝微笑道:“既然黄公子知晓此事,那你觉得黄公子为何不除掉你呢?”
“原因很简单。
你是明成祖手中的利刃。”
然而,无论是忠诚还是欺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皇帝的忠诚。
“人们每天议论纷纷,谁都会厌烦。
而你,正是解决这些烦恼的最佳工具。”
听到此处,王语嫣思索片刻,意识到其中有难以接受之处。
她看向黄公子,小心问道:“杨先生,正如您所说,明成祖应是位贤明皇帝。
我也听闻过东厂的威名以及大宋的锦衣卫。
这样做不会损害国家利益吗?”
曹正淳沉默。
起身告别之际,若非你不尊重,便是我死得不够惨烈,对吗?若非有杨先生在此,定要让你尝尝东厂的厉害。
“呵呵!”
“宦官若得善管,其对国之害可微。”
“彼辈所图,乃王公大臣。”
“天下非臣子、宦官、皇帝所独治,乃万民之天下,大明百姓安乐即可。”
“一刀之后,复有一刀。
空位正可笼络人心。”
“战乱之时,宦官亦可赎罪,平民愤。”
“此乃多益之举。”
言罢,众女皆惊。
锦衣卫、东厂、西厂,于明宋时声名显赫。
世人久以为大明帝昏聩,故重用宦官。
未知其中另有隐情。
“杨先生真乃奇才,天文地理皆通,深谙治国之策。”
“在下敬佩!”
品茶之黄公子茶言。
面对赞誉,杨柝笑而拒之。
“黄公子言重了。
我所知甚多,如艺术之事,亦略知皮毛。”
众人默然。
此言略显狂傲。
于帝前谈帝之艺术,意欲何为?
“咳咳!”
黄公子咳嗽两声,转移话题:“你还想助我吗?”
“此事勿再提,否则明成祖不悦。”
“杨先生方才不是言,明成祖唯战乱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