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开辟海洋资源。
与盘踞中部平原、以游牧和劫掠为主的“钢铁游民”爆发大规模冲突。
江启明首次独立指挥边境旅,以少胜多,运用装甲机动战术击溃游民主力,
俘虏其大酋长,“钢铁游民”归附,成为新世界治下的特殊自治部落。
江启明声名鹊起。
灾变第25年:
科技复兴迎来曙光。联邦科学院能源所在T-Dog带领下,联合材料所,
基于战前遗留的残缺托卡马克装置资料和可控核聚变理论,
建成“启明星”实验性聚变反应堆原型机,首次实现能量净输出!
虽然离实用化尚远,但象征意义巨大,被誉为“第二次光明革命”。
信息工程所利用战前芯片库存和逆向工程,初步恢复有限规模的电子计算机应用。
生物所持续优化阻断剂,并启动艰难的疫苗基础研究。
灾变第28年:
“新世界联邦”正式宣告成立。
起源城为联邦首都,启明新城为北都,希望港为西都。
联邦议会成立,由各主要城市、行业代表及防卫军高层组成,
江屿任联邦终身执政官,江启明任防卫军总司令。
第一部联邦宪法颁布,在保障执政官核心权威下,进一步细化三权分立与公民权利。
第一条连接东西海岸、由装甲列车运行的“联邦大动脉”铁路干线贯通。
人口突破十五万,主要城市重现战前中等城镇规模与活力,电力、自来水、基础医疗教育普及。
联邦科学院迁入首都新建的“智慧穹顶”巨型科研城。
灾变第30年:
联邦进入稳定繁荣期。
疆域稳固,东至阿巴拉契亚余脉,西临太平洋,北抵五大湖南岸,南控密西西比河中游流域。
可控核聚变小型化取得突破,“启明星II”堆开始为首都科研城及部分军工设施供电。
基于早期电子计算机的联邦内部信息网络初步建成,实现核心城市间的数据联通。
生物所宣布在抗病毒疫苗研究上取得“原理性突破”,进入漫长动物实验阶段。
江屿步入暮年,江启明作为接班人,其成熟、果敢与对联邦理念的忠诚,赢得广泛认可。
新世界三十周年庆典上,依旧精神饱满江屿,在儿子和全体联邦高层陪同下,检阅了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联邦防卫军。
战车轰鸣,战机掠过天际,昭示着一个在废墟中重生、己然成为北美大陆举足轻重力量的强大文明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