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芝的娘家家境如何,陈家人心知肚明,自然,他们也能猜到,江远手头的那些银钱,并非继承自汪父汪母。_咸^鱼*看¨书_ `最*新.章!节,更_新/快^
至于郝玉,陈家人不知道他和江远的关系,自然也不觉得他会冤大头到大手一挥,直接给江远买二十八亩上等田的地步。
在陈家人想来,江远手头的那些银钱,九成九是他自己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靠打猎一点点攒下来的。
谢莞娘就更不用说了,这姑娘被江远救起来时,可是真真正正的身无分文,不仅医药费是江远代付的,甚至就连吃住也是江远免费提供的。
可现在呢,大半年时间,人家不仅攒够了盖青砖大瓦房的钱,而且还一口气买了十二亩上等田,这挣钱的速度,可是一点儿也不比江远那个大小伙子慢啊。
钱财动人心,如果有可能,谁家会不乐意娶个金娃娃?
就算她和江远曾经孤男寡女、共处一个院子,村里很多人都在私下揣测,她和江远是不是有点儿啥,但也有很多人,认为他们之间十有八.九是清白的。
一来谢莞娘外貌上一直没啥变化,二来谢莞娘出身好、长得好,还能挣钱,村民们觉得,她大概率是看不上江远的,三来江远还在守孝,以他对他养父的感情,大多数人都认为,他不会色迷心窍,对谢莞娘做什么不好的事。>^!卡?£卡?小@说+¤#网; a免/费?|阅?]读?.
如此一通分析,村里不少人,就又把谢莞娘列进了儿媳或者弟媳的候选名单。
汪小芝的两个弟妹,就是想把谢莞娘说给自己娘家兄弟,同时再给自己妹子和江远牵一下红线的其中两个小媳妇。
之前郝玉说亲,她们也动过类似的念头,但因为郝玉要求女方年纪在二十岁以下,她们婆婆又不许她们为难汪小芝,她们最终只能遗憾放弃。
现在情况却是不一样了,江远和谢莞娘这两人,年纪和她们的娘家兄弟、娘家妹妹般配的很。
现在她们仅有的顾虑,就是江远和谢莞娘会不会想要凑成一对。
这不,趁着江远过来给陈家送东西,她们就顺着陈大嫂的话头,打听起了江远的婚事。
和单纯就是好奇的陈大嫂不一样,这两人是抱着明确目的的。
然而她们会计算得失,汪小芝难道不会?
以前她弟弟除了没钱,没有其他缺点,她几个妯娌却个个都瞧不上她弟弟。[±|2%′?8.+%看§e书?网§? μa更#):新(?¢最ˉ`快?
现在她弟弟有钱了,她们愿意了,汪小芝却又看不上她们的娘家妹子了。
毕竟,她弟弟也不是什么绝世大冤种,别人图他有钱,他总也得图别人点儿什么不是?
总不能他样貌好、性格好、有能力、还有钱,最后却娶个样貌寻常、性格也就那样、没本事、也没嫁妆的普通姑娘。
被汪小芝小小刺了一下,她三弟妹何氏、四弟妹吴氏,脸上都有些讪讪的,但想到和江远、谢莞娘结亲的种种好处,两人到底还是厚着脸皮,把这个话题延续了下去。
何氏道:“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以前阿远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人家那些当爹娘的,肯定舍不得把自家闺女嫁给他呀。”
虽然不是所有当爹娘的都真心疼爱自己闺女,但他们即使只是站在自身利益的角度,也绝不会把自家闺女说给一个借住在邻居家里、身无分文的穷小子。
何氏认为这是人之常情,汪小芝实在不该因此怪罪她们不肯帮着牵线。
吴氏见汪小芝似笑非笑,根本不为所动,遂也开口给何氏帮腔,“就是,二嫂,这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谁家姑娘也不能嫁了人就直接睡露天地、喝西北风不是?”
汪小芝点头,“你们说得对,确实什么锅就应该配什么盖。这婚姻之事啊,最是讲究一般一配。”
言下之意,既然如此,现在你们也别厚着脸皮来打我家阿远的主意了,你们的亲妹子也好,堂妹表妹也罢,和我家阿远都并不般配。
她两个弟妹都不傻,为防汪小芝直接在家里其他人面前给她们没脸,两人识趣的没有再试图给江远说媒。
两人对视一眼,吴氏试探着问汪小芝,“说起来,那位谢姑娘年纪应该也不小了吧?”
汪小芝摇头,“我不清楚,没问过她到底多大年纪。”
吴氏一噎,汪小芝这么说,她很难就此引出谢莞娘的婚姻大事啊!
她觑着汪小芝的脸色,“那二嫂你问过她以后有啥打算没?她连自己家在哪儿都忘记了,以后应该会在咱们这儿嫁人生子的吧?”
汪小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