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精彩小说网 > 历史学的境界 > 第17章完结

第17章完结

在抗战开始前的十年里,国民党是如何调整和中共的关系?又如何改善和苏联的关系?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最早旗帜鲜明地提出反日,但国民党大军对共产党领导的各个苏区发动持续“围剿”,在这种形势下,共产党自然谈不上和蒋的合作,生存才是第一要务。¢微*趣/小!税¨网_ ·冕+废+跃¨渎¢

1935年10月1日,中共通过在巴黎的《救国时报》发表“八一宣言”,明确提出中共愿和一切党派合作抗日。圣诞节前夕,陈立夫、张冲奉蒋介石命去苏联秘密交涉,其意也是希望和中共打开关系。陈立夫一行经海路到欧洲,秘密到达德国,准备前往苏联。后来因为消息走漏,苏联担心日本有所反应,蒋只得命令陈立夫等人从欧洲回国。

1936年,蒋的亲信、国民党驻苏大使馆武官邓文仪也向中共驻苏代表团联络,王明的回答是:国共两党的中央都在中国国内,谈判也应该在国内进行。中共代表团随即派潘汉年回国,国共双方开始秘密接触。

中共与国民党的关系在这十年间发生了一连串的变化: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狐_恋~闻!茓. !冕′沸*悦!读~西安事变后,内战结束。经过国共双方多次谈判,在1937年9月23日,蒋终于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

“九一八事变”后,中苏加快了因“中东路事件”而中断的两国邦交的复交谈判。1933年初,中苏复交。1935年,梅兰芳访苏,这是当时两国文化交流的一件大事,但双方实质性关系进展缓慢。

日本入侵中国东北后,苏联也感觉到了日本的侵略威胁,这使得苏联感到与中国合作的必要。1936年,陈立夫奉蒋之命和苏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接触,希望与苏结成军事同盟,“使日本知难而退”。蒋的这一举动还有另一考量:“使苏俄不要乘中日战争而帮助中共”。但苏不愿和中国签订军事同盟条约。1937年春,经鲍大使和王宠惠外长多次谈判,双方于8月21日在南京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这个条约的实际意义是苏联愿向中国提供军援。

1937—1939年是苏联援华的高潮。苏联是这一阶段最大的援华国家。抗战爆发后,立法院院长孙科三次赴苏,获得了2.5亿美元的军事贷款,杨杰将军任驻苏大使,专门接洽军火来华问题。,w,z,s^k′b*o.o!k..¨c′o¨m/苏空军援华计1000架飞机,2000名飞行员,500名苏联军事顾问活跃在中国几个战区,[1]并通过从阿拉木图—迪化(乌鲁木齐)—兰州的战略公路,援助中国大量的军火。1939年,蒋通过孙科向斯大林请求,再派北伐时期苏联军事总顾问加伦将军来华。加伦将军又名勃留赫尔,30年代初升任苏联元帅,是苏联远东红军总司令,但孙科被告知:加伦是日本间谍,已被处死。当然,被强加在加伦将军头上的罪名是子虚乌有的。二战爆发后,苏联对华援助逐渐减少,1940年后,苏空军飞行员和顾问陆续回国,对华军援停止。

* * *

* 2005年11月华中科技大学“化成天下”第1106期讲座的文字整理稿,刊载于“化成天下”网()。

[1] 参见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下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年,606页。

谈国民党在军事上的失败*

张=张明扬

高=高华

张:国民党的失败是一个大题目。政权能出自枪杆子,也能失自枪杆子吧?

高:那是啊,在东方许多国家是这样的,政权更迭是由枪杆子决定的,当然在枪杆子的后面有政治等因素。关于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原因,最流行的答案是:国民党的失败乃是“历史的合力作用”,既是政治的,又是军事的,也有文化、思想的,以及教育等等因素,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导致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亡。如此说法,是非常全面的,确实每个方面都能找到许多证据,但在我看,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军事,如果朴素地还原到基本史实,军事失败乃是最重要的失败,其他原因都是从这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