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信点了一下头。′q!u.k\a`n\s~h+u¨w?u′.+c,o^m*
“看来你还没喝醉!”褚景明愠怒道,“你在给周权、周祈安争取喘息之机,你在利用我对你的信任!”
“非也。”怀信说道,“我自幼吃百家饭长大,没那么认主,我也并非非他们不可。我只是觉得,我与王爷同病相怜,都需要择木而栖,而相比吴国小皇帝、盛国小皇帝,二周兄弟兴许是更好的选择。”
“好在哪儿?”褚景明问道。
“王爷生在吴国,便要誓死效忠吴国,这句话,王爷认可吗?”怀信反问道。
褚景明想了许久,似是起了逆反心理,说道:“认可!”
他爷爷是吴国的开国上将褚雲,将自己的毕生所学传授于他,便是要他守好岳阳百姓,守好吴国疆域,甚至有朝一日,能为吴国开疆拓土。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吴国内部溃烂不堪,早已不值得扶持,而这又与爷爷、老师对他的期望相悖。.看,书,屋· ~无!错!内^容′
这是他时常感到迷茫的根源。
怀信道:“王爷从楚地撤兵,楚地百姓过着什么日子,我看到了。”
“那是因为楚地这几年干旱。”褚景明道,“不过我听闻,你们那边一闹灾荒,便会闹到人相食的地步,相比之下,吴国还稍好一些不是吗?”
顶多算半斤八两!
怀信道:“一来,当年外敌入侵,全凭盛军一己之力退敌,单凭这一点,盛国就比吴国更有资格。”
“二来,盛国当年因北国之乱大伤了国本,但因盛军在阳州抵住了北国的攻势,吴国却幸免于难。加之江南富饶,所谓苏湖熟而天下足……”怀信握着酒盏,大胆发言道,“占尽了优势,民生上,却堪堪和盛国打了个平手,若非盛军内乱,吴军其实,也根本不是盛军的对手……如此,不是正说明了吴国皇室的无能与溃败吗?”
褚景明一时无言以对。+1¢5/9.t_x?t\.*c-o·m*
他想了许久,说道:“可吴盛两国交战,是因为盛国的过错。”
盛国磨刀霍霍,威胁到了吴国,吴国才会率先起兵。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南北不可能永远分立。”怀信说道,“我这个人没什么情怀,我也不喜欢打仗,但有两种仗,我认为非打不可。一是抵御外族入侵的仗,一是为完成大一统的仗。至于维护一个偏安一隅,不知正统不正统的政权的仗,我认为,可以再考虑考虑。”
“怀信,”褚景明道,“你不会是要说服我,和你一起投入二周门下吧?”
怀信说道:“我劝王爷,至少先静观其变。”
第245章 245 以身做饵
周祈安又在颍州停留了几日, 与此同时,怀青派人传来军报,表示裴兴邦部再度来犯, 鹭州抵挡得十分吃力, 要求荆州速来支援。
周祈安道:“鹭州不能再被动防守,该回击了。”
这也是他来找周权的缘由,只是他一到襄州,便得知了怀信被俘的消息。
怀信暂时不会有性命之忧, 他也和周权做好了分工,周权会留在襄-颍边界,盯守北边的裴兴邦和东边的褚景明, 而周祈安,会负责在鹭州战场上反攻裴兴邦部, 给裴兴邦部一记重击。
荆州军营, 十万大军整整齐齐列阵于校场,写着“盛”字的黑色旌旗在大风撕扯下猎猎飞扬。
周祈安一身玄甲站在将台上, 大声说道:“两年前!张叙安裹挟太子, 勾结内宦, 趁皇上病危之际, 刺杀皇上, 嫁祸于人!”
十万军士皆目视前方, 面色肃穆,望着将台,听了这话, 只感到愤慨万分。
周祈安道:“皇上一手建立了盛军,又带领盛军南征北战,彻底将北狄逐出了中原!后又打得北国称臣, 年年朝贡,是盛国的英雄!只是一代英魂,却被奸贼所害,落得如此下场,实在天理难容!”
“我们割据于此,便是要壮大自己的势力,有朝一日,手刃奸贼,拨乱反正,以慰皇上在天之灵!而如今,这时机已经来了!”
段方圆振臂高呼,面色因嘶吼而涨红,说道:“为皇上复仇!”
十万大军热血上涌,皆高举兵器,齐声高呼:“为皇上复仇!”
“为皇上复仇!”
“为皇上复仇!”
周祈安继续说道:“裴兴邦误信奸贼所言,深信弑君之人是我,围困鹭州已达两月!启州骑兵被赏金所诱,想要取我首级!”
“鹭州已兵疲将乏,急需我们支援!然裴兴邦部久攻不下,情况也好不到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