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ge 40-----------------------
④ 立。*看¨书-屋/ `已¢发_布/罪\辛′彰^踕`” 《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孔子都向 学生传授。尤其可贵的是,孔子在教育内容中排除了天命鬼神等迷信色彩的 ⑤ 内容:“子不语怪、力、乱、神。”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 ⑥ 焉知死? 当然,孔子的教育内容也具有严重的缺陷,一是忽视自然科学知识 的传授;二是鄙视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归纳为四点:第一,立志乐道。 就是要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解决前进的方向和动力。第二,自 省自克。要善于自我省察,自我克制,一方面是,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 ① 内自省也”,另一方面,“克己复礼”,视、听、言、行都要符合社会公认 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第三,身体力行。也可以说知行统一,言行一致。道德 修养要成于内而形于外,道德水平的高低要通过行动来检验。第四,改过迁 善。孔子认为完美无缺的人是罕见的,克服缺点与发扬优点往往是相辅相成 的。这里的关键是对待缺点、错误的态度。有的人文过饰非;有的人,有了 缺点不怕别人知道,决心改正,不再重犯。¢精,武′暁`税·枉, *吾?错?内*容, 孔子关于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可以概括为如下四项主要原则:第一,因材 施教,第二,启发诱导,第三,学思结合,第四,博约兼顾。 孔子以自己40余年的教师生涯和亲身体验,提出许多关于教师修养的意 见,值得后世教师借鉴。第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第二,热爱学生,对 学生无私无隐;第三,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孔子特别强调教育要以身 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作为学生的表率。他说: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 ② 身不正,虽令不从。”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③ 墨子也是私人讲学的大师,他所创立的墨家学派,与孔子的儒家学派并 称为 “显学”。墨子的教育思想不像孔子那样系统完整,但所提出的许多见 解却是相当深刻和精辟的,同样丰富了古代教育思想。 墨子很重视教育,希望用 “上说下教”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他把 “有道者劝以教人”作为三大治国的措施之一,极力反对“隐慝良道不 ① 相教诲”,认为 “教天下以义者,功亦多”。关于教育目的,墨子主张通过 教育来培养 “贤士”,主要标准是“兼爱”,所以有时称作“兼士”,就是 “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人。_a~i_h·a?o\x/i¢a~o`s_h^u,o!..c-o\m/不仅要“厚乎德行”,还要“辩乎言 谈,博于道术”,肯于牺牲自己以成人之急。为了培养 “贤士”,在教育内 容上,除了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外,还注意对自然科学、生产技能、 ④ 《论语·季氏》。 ⑤ 《论语·述而》。 ⑥ 《论语·先进》。 ① 《论语·卫灵公》。 ② 《论语·子路》。 ① 《墨子·尚贤》。
----------------------- Page 41-----------------------
军事知识和技能、论辩才能的研究和训练。值得注意的是,墨子曾经注意到 教育可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是难能可贵的。 墨子的教育、教学原则有几点特别值得重视。第一, “强说人”的主动 精神。他不同意儒家等人求教,“来者不拒”的消极态度,主张积极主动“强 说人”。第二, “述而又作”的创造精神。他说:“吾以古之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