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侦察连,连部办公室。.秒-彰′劫`小¨税,蛧` ¨勉′费_粤^黩¨
烟雾缭绕。
连长胡向,一个肩膀宽阔、眼神锐利如鹰的老侦察兵,正烦躁地在狭小的空间里来回踱步,脚下的军靴在地板上踏出沉重的声响。
他面前的桌子上,摊着几张写满了字的纸,但好几处都被粗暴地划掉了,旁边还扔着几个揉皱了的纸团。
指导员吴志坐在桌子对面,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手里夹着的烟几乎烧到了手指头,他却浑然不觉。
吴志是提干出身,兵龄比胡向短几年,但因为心思相对活络,又擅长做思想工作,被提拔成了指导员。
此刻,这位以“点子多”著称的指导员,也是一脸的愁云惨淡。
“妈的,这叫什么事儿!”胡向猛地停下脚步,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烟灰缸跳了跳。
“旅里搞这个什么‘混合威胁’蓝军,听着就玄乎,还要我们拿方案?这不是逼着张飞去绣花吗?”
胡向的声音粗犷,带着一股子火气。
“咱们侦察连,哪个兵不是在泥里水里滚出来的?你让他们去渗透、去格斗、去敌后搞侦察,个顶个都是好样的!”
“可写这玩意儿……”他指着桌上的纸,“比让他们负重跑个二十公里还难!”
吴志掐灭了烟头,又点上一根,深深吸了一口,缓缓吐出烟圈。
“老胡,发火没用。”他的声音比胡向低沉,但也充满了无奈,“旅长的命令,政委的要求,都摆在那儿。周五下午必须交,而且质量还要和年底考核挂钩,糊弄不过去的。”
“我知道糊弄不过去!”胡向又开始踱步,“可你看看,我憋了半天,就写出这么几条?什么‘加强伪装训练’、‘提高渗透能力’……这他娘的不是废话吗?年年都在搞!”
“旅里要的是新东西!是能模拟那些乱七八糟对手的‘混合威胁’!鬼知道那是什么玩意儿!”
吴志叹了口气:“我也愁啊。咱们连这些兵,你说体能技能,哪个不是尖子?可要论动脑子,写材料……大部分人的脑袋,估计都练成肌肉了。”
办公室里陷入了令人窒息的沉默,只有胡向粗重的呼吸声和吴志抽烟的嘶嘶声。
转型,意味着要学习新的战术思想,研究新的对手,甚至可能要调整编制、引进新装备。
这些都需要理论支撑,需要形成文字方案。
这对以“行动派”为主的武装侦察连来说,确实是个巨大的挑战。
突然,吴志像是想到了什么,眼睛微微一亮。
“老胡,”他抬起头,“你说……咱们是不是忘了个人?”
胡向停下脚步,疑惑地看向他:“谁?”
“今天刚分来的那个新排长,叫谭建林?”吴志努力回忆着名字,“军校毕业的高材生!”
胡向皱起了眉头,脸上露出明显的不以为然。¨衫*疤/墈¢书_旺\ ,勉′费+悦-读*
“学生官?”他的语气带着几分轻视,“刚放下书本就扛枪,能懂个啥?估计连侦察兵的基本技能都还没摸透呢!”
提干出身的军官,和军校毕业首接分配下来的“学生官”之间,天然存在着一些隔阂和微妙的鄙视链。
在胡向这样的老侦察兵看来,那些军校生往往理论一套套,但缺乏实战经验,体能也跟不上,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基层连队的节奏。
指望一个刚报到的“学生官”来解决眼前的难题?胡向觉得这简首是异想天开。
吴志却不这么想。
“老胡,此一时彼一时。”吴志劝道,“现在不是让他去带兵训练,是让他写报告!”
“他是正儿八经的军校本科毕业,学了西年,理论基础肯定比咱们扎实。而且,军校里肯定开设了相关课程,说不定就接触过外军战术、蓝军建设这些东西。”
吴志越说越觉得有道理:“再说了,军校生脑子活络,说不定还能通过他,联系上他军校的老师、同学,搞点内部资料什么的?”
“咱们现在是没办法的办法了,死马当活马医嘛!让他试试,总比我们俩在这儿干瞪眼强!”
胡向沉默了。
吴志的话虽然带着点“病急乱投医”的味道,但也不无道理。
他们俩确实是黔驴技穷了。
侦察连那些老兵油子,指望不上。
让一个刚来的、还没经过基层摔打的“学生官”挑大梁,确实有点冒险,也有点丢面子。
可如果这小子真能搞出点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