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二年,五月上旬。.武/4·墈?书′ ^无¢错,内,容·
沈潇靠在廊柱上,眯着眼看院子里新栽的几株柳树,嫩绿的枝条随风摇摆。
他心里头却不像这柳条那么轻快。
河东是暂时稳住了。
可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不,可能连半步都算不上。
这天下,乱成了一锅粥。
曹操在兖州磨刀霍霍。
袁绍在冀州趾高气扬。
袁术在南阳做着皇帝梦。
公孙瓒和刘虞在幽州互相憋着劲儿。
更别提还有荆州的刘表,辽东的公孙度,西凉那边蠢蠢欲动的马腾、韩遂……
一个个都是手握重兵、野心勃勃的狠角色。
光靠他和刘备、关羽、张飞这几个人,带着一群刚放下锄头拿起刀枪的兵,想在这乱世里站稳脚跟,甚至实现那个“重塑强汉”的目标?
难。
太难了。
缺人啊。
缺能治国安邦的内政人才。
缺能运筹帷幄的顶尖谋士。
缺能独当一面的帅才将才。
光靠他和老刘现在的班底,远远不够。
得出去捞人。
趁着那些未来的大佬还没被别人抢走,赶紧下手。
沈潇打定了主意,伸了个懒腰,晃晃悠悠地去找刘备。
刘备正在书房里,就着昏暗的油灯看着一卷竹简,眉头微蹙。
是关于河东各县田亩、户籍的初步统计,数字看得他心惊。
连年战乱,加上之前董卓乱政、地方官吏盘剥,河东这块还算富庶的地界,也被糟蹋得不轻。
“主公。”沈潇懒洋洋地喊了一声,自顾自地在旁边找了个席子坐下。-m¢a-n′k?a.n?s?h-u^.`c/o,m′
刘备抬起头,看到是他,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
“先生来了。”
“坐。”
他放下竹简,揉了揉眉心。
“河东的事情,千头万绪,真是……唉。”
沈潇撇撇嘴:“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咱们现在把架子搭起来了,根基也算扎下一点了。”
“但光有兵,光有地盘,还不够。”
刘备点点头,神色凝重:“先生的意思是……”
“人才。”沈潇吐出两个字。
“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才。”
“越多越好。”
“能治理地方的,能出谋划策的,能领兵打仗的。”
“现在咱们摊子小,还能勉强应付。”
“将来地盘大了,事情多了,光靠咱们几个,累死也忙不过来。”
“而且,主公,咱们不能总指望我一个人瞎琢磨啊。”
沈潇难得正经地说道:“我这点墨水,都是东拼西凑来的野路子,很多时候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我们需要真正的,这个时代顶尖的智者来辅佐您。”
刘备深以为然,目光灼灼地看着沈潇。
“先生所言极是!”
“只是,这乱世之中,贤才难觅啊。”
“他们或隐于山林,或己择良木而栖,我们……”
沈潇嘿嘿一笑:“别人找不到,不代表我找不到。”
“我脑子里,还真有一些人选。”
“都是宝贝疙瘩。¨我!的·书\城/ .埂/新¨最^哙~”
“主公,我想亲自出去跑一趟,去把他们给您请回来。”
刘备闻言,眼睛一亮,随即又有些担忧。
“先生要亲自去?”
“这路上兵荒马乱的,太危险了。”
“再说,河东这边也离不开先生……”
沈潇摆摆手:“没事儿。”
“河东这边,大框架己经定下来了,宪和先生(简雍)他们也能应付。”
“再说,不是还有关二哥和三哥嘛。”
他差点顺嘴把张飞也留下。
“我带翼德……带三哥一起去。”
“再带上周仓、裴元绍,还有百十号亲兵护卫。”
“安全方面,主公放心。”
“至于联络嘛,”沈潇早就想好了,“咱们定个规矩,每十天,我派人送一次消息回来,告知我的位置和情况。”
“我每离开一个地方,也会留下人,告诉后面送信的弟兄我去了哪里。”
“这样,万一主公这边有急事,也能尽快找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