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旧情的。这‘网开一面’,既是阳谋,也是你我同窗一场,所能给予韩国……最后的体面与机会了么?”
他知道,这十五日,将是他韩非最后力挽狂澜的机会!
“好!李斯!这盘棋,我韩非,便陪你再下一程!”韩非眼中重新燃起了斗志。
“速速备下厚礼,派心腹之人,星夜兼程,往楚国陈郢,求见春申君黄歇!告知韩国危局,请春申君念及合纵旧谊,发兵牵制秦军,或至少在外交上声援韩国!”
“另外,”韩非眼中闪过一丝焦灼,“算算时日,我派往魏国大梁的使者,此刻也该抵达信陵君府邸了!”
魏国都城大梁,繁华依旧,却难掩一丝日暮西山的萧索。
信陵君魏无忌的府邸,门庭若市的盛况早已不复当年,但其主人在六国间的赫赫威名,依旧如雷贯耳,甚至隐隐盖过了其兄长:当今魏王圉。
然而,盛名之下,往往是难以承受的重负。当年,信陵君振臂一呼,五国联军响应,于河外大破秦军,秦国上将军蒙骜狼狈奔逃,何等快意!那一战,打出了山东六国的威风,也让信陵君的声望达到了顶峰。
可叹的是,那场辉煌的胜利,并未给魏国带来丝毫实质性的好处。反而因为常年征战,国力消耗巨大,国势愈发衰颓。
更致命的是,功高震主,自古皆然。信陵君的赫赫战功与无双威望,深深刺痛了魏王圉那颗敏感而多疑的君王之心。不久之后,一纸王令,信陵君便被解除了兵权,名为赋闲在家颐养天年,实则形同软禁。
此刻,来自韩国的特使,带着韩国太后与韩非的亲笔求援信,以及丰厚的礼物,正满怀期盼地立于信陵君府邸的客堂之内。
信陵君魏无忌,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战国公子,如今虽已赋闲在家,但眉宇间的英气与锐利却丝毫未减。他仔细看完韩国的求援信,信中恳切的言辞与描绘的危急局势,让他不禁想起了当年自己窃符救赵、合纵抗秦的峥嵘岁月。
只是,时移世易,物是人非。他沉吟半晌,最终无奈地叹了口气,对韩国使者道:
“贵国之困境,无忌感同身受。然如今无忌已是闲散之人,军国大事,非我所能擅专。此事,尚需禀明吾王,由大王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