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帆带着盐沼地的湿气继续前行,甲板上晾晒的植物样本渐渐失去水分,叶片边缘卷曲成褐色,唯独那些排盐腺留下的白色结晶依旧醒目。=#?6?~?1?_看.书-网° _:×免?^?费?阅2±读>`£宝儿用镊子夹起一片标本,对着阳光细看,晶体折射出的光斑恰好落在海图上 —— 那里标注着一片未知的海域,海图绘制者用淡墨画了个模糊的圆圈,旁边写着 “浪急礁密” 四个字,墨迹已有些晕染,显然是前人的警示。
“夫人,海水颜色变了!” 哈桑的喊声带着好奇,他指着船舷外的海面,靛蓝色的海水正逐渐转变成清澈的 turquoise(青绿色),阳光能穿透水面丈许,看见水下成群的彩色鱼群,鳞片在光线下闪烁,如同流动的宝石。更奇特的是,水下的珊瑚礁轮廓清晰可见,形状如同盛开的花朵,有的呈鹿角状,有的似大脑纹路,相互连接成一片巨大的 “水下花园”。
老舵手用测深绳测量,绳上的刻度显示水深丈余,且变化稳定,与之前盐沼地的深浅不一截然不同。“是环礁湖!” 他的声音带着几分兴奋,粗糙的手掌在舵轮上摩挲着,“这种地方是珊瑚虫堆出来的,外围是一圈环状的礁石,挡住了外海的风浪,里面的湖水就像镜子一样平静。” 他说得没错,船队行驶的这片水域确实异常平稳,船身几乎感觉不到颠簸,只有轻微的涟漪从船尾扩散开去。~g,g.d!b`o`o`k\.¢n*e_t^
环礁湖的中心有一座小小的岛屿,岛上覆盖着茂密的热带植被,高大的棕榈树随风摇曳,叶片在阳光下闪着亮光,树影投在湖面上,形成斑驳的图案。岸边的沙滩洁白细腻,踩上去如同踩在柔软的棉絮上,与盐沼地的泥泞形成鲜明对比。偶尔有海龟爬上沙滩,笨拙地挪动着身体,在沙地上留下深深的痕迹,显然是来此产卵的。
船队靠近岛屿时,发现环礁湖的入口极为狭窄,仅容一艘船勉强通过。入口两侧的礁石上布满了海鸟的粪便,白色的排泄物与黑色的礁石形成鲜明对比,散发出浓烈的氨味。礁石的缝隙中生长着奇特的贝类,贝壳呈鲜艳的橙红色,开合之间能看见里面淡黄色的肉体,它们用强有力的足丝紧紧附着在礁石上,抵御着海浪的冲击。
“小心暗礁!” 了望手在桅杆上大喊,声音带着紧张。众人望去,只见入口处的水面下隐藏着无数尖锐的礁石,形状如同利刃,稍不留意便会撞上去。这些礁石的顶端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海藻,颜色与周围的海水相近,极具迷惑性。宝儿让人将竹竿削尖,绑在长绳上作为探路杆,船员们小心翼翼地用竹竿试探着前方的水域,确保安全后才缓慢前进。
进入环礁湖后,眼前的景象令人惊叹。!2,y,u,e¨d\u..-c.o?m!湖中的水质清澈见底,能看见水下的珊瑚礁上附着着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海星伸展着五条腕足,缓慢地在礁石上爬行;海胆浑身长满尖刺,如同一个个移动的仙人球;小丑鱼在海葵的触手间穿梭,两者形成了奇妙的共生关系。更令人称奇的是,一些小鱼会主动靠近船身,用嘴啄食船底的藻类,仿佛在为船只 “清洁”。
正午的阳光格外强烈,环礁湖的水温迅速升高。船员们纷纷跳入水中降温,却被水下的景象吓了一跳:湖底的沙地中隐藏着许多细长的海蛇,身体呈淡绿色,与周围的水草颜色相近,不仔细看很难发现。这些海蛇性情温和,见到人便迅速游走,并不会主动攻击。曾在热带海域航行过的水手解释道:“这种海蛇以小鱼和虾为食,对人类无害,反而能控制湖中的生物平衡。”
环礁湖的生态系统极为脆弱,一点小小的扰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船员们在湖中捕鱼时,发现只要捕捞过度,第二天湖中的鱼群便会明显减少,而藻类则会大量繁殖,影响水质。宝儿意识到这一点后,立刻下令限制捕鱼量,并要求船员们将吃剩的食物残渣带回船上处理,避免污染湖水。
午后的天气突变,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一场雷阵雨即将来临。环礁湖的水面开始泛起涟漪,湖中的鱼群变得焦躁不安,纷纷跃出水面,仿佛在预示着什么。岸边的海鸟也成群结队地飞离岛屿,朝着环礁湖的出口飞去。老舵手经验丰富,他立刻下令:“收起船帆,加固锚链!暴风雨要来了!”
雷声隆隆,雨点倾盆而下。环礁湖的水面被雨水砸得坑坑洼洼,能见度迅速降低。更令人担忧的是,环礁湖的入口处传来巨大的声响,那是外海的巨浪撞击环礁的声音,虽然有环状礁石的阻挡,湖中的风浪依旧不小,船身开始剧烈摇晃。船员们紧紧抓住船上的固定物,防止被晃入水中。
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