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精彩小说网 > 四合院:六零反派,专坑禽兽 > 第132章 这在古代简直不可想象

第132章 这在古代简直不可想象

傻柱是什么人?

他就是个混混。

真要动手报复,没人敢小瞧他。

面对三个院子的大爷,一对一也毫不畏惧。

可对一个耍赖的老太太,他竟毫无办法,还受尽欺负。

这样的人,在四合院里对他人强硬,对贾张氏却唯唯诺诺。

这不是自找麻烦还能怪谁?

傻柱心里的小九九,谁看不明白?

只有傻柱自己不清楚自己的心思。

杨建设对傻柱的事毫无同情之心。

傻柱理应被秦淮茹和贾家剥削。

无论谁劝他,他都会发火。

他硬说是把秦淮茹当作姐姐看待。

这让人实在难以置信!

幸亏昨日杨建设警告过贾张氏,

昨晚她并未闹出太大动静。

四合院的邻居们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只要贾张氏不影响他人,杨建设便不过问,

照常骑车去上班。

李科长与张谦早已在办公室候着。

今日是杨建设为单位每家安装暖气的日子,

关系到大家的舒适生活,所以格外重视。

杨建设苦笑着说:\"昨晚接到新任务,得赶写报告给领导,事情紧急,只能稍后开始。”

李科长立刻表态:\"工作优先。”

张谦随即附和:\"杨科长,若有需要,请直接告诉我们,别客气。”

杨建设摇摇头:\"让我先试试。”

张谦殷勤地为杨建设泡了杯龙井,又忍痛给李科长泡了一杯。

李科长笑着调侃:\"张谦,你这是成心捣乱啊。”

张谦解释:\"好茶不易得。”

\"不!所有茶都难得。”

\"不论是什么茶。”

李科长点头表示同意。

张谦的话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状况。

当然,大叶苦丁茶例外,那是常见的。

即便是李科长,自己也只喝些低档茶。

哪个普通家庭会喝正宗的好茶呢?

李科长拉开抽屉,随手拿了两小包茶叶,

一包递给杨建设,另一包装进张谦的桌斗,

\"碧螺春,便宜你们了。”

张谦喜形于色:\"李哥,多谢!\"

李科长无奈道:\"你是不是跟四川师傅学了变脸?\" 张谦哈哈大笑。

杨建设也笑了。

张科长并非吝啬,李科长也非真小气,两人不过是演戏罢了。

有这样的和睦同事,实为幸事。

杨建设定了定神,将过往所有资料调动起来。

他的智力属性已达二十点,是常人的两倍有余。

穿越前,脑海里的记忆瞬间涌现。

生活在信息发达的时代是最幸福的。

现代人每天获取的信息量是古人百倍不止。

仅通过一个新闻网站,浏览到的内容就超过古人一年的接触量。

若想认真学点东西,有海量资源可供利用,小破站、某乎、海角、某度及各类专业论坛,只要你愿意学,便有许多高手无偿传授知识。

这在古代简直不可想象。

新华夏的求学成本极低,门槛也低得惊人。

以古代为例,求学首先需家庭富裕,能负担游学开销;即便穷游,效率也远不及现代。

再者,个人资质要足够优秀。

古代老师授课面对数十人,无法细致教导,更别说提供纸笔。

那时教学靠口授,听讲者众多,能记住并回答问题的才能留堂,称为“登堂入室”,其余则被淘汰。

即便成为登堂入室的学生,还需向老师赠送束修,供衣食鞋履,老师家有事还需帮忙,如此多年方能出师。

农耕时代,哪个家庭会让劳力多年离岗读书?可见求学不易。

杨建设不止一次庆幸生于新华夏。

他原本是位技术宅男,动手能力极强,尤爱烹饪。

他对食材获取颇有研究,虽大棚菜非主要方向,也曾有所涉足,如今回想毫无难度。

杨建设奋笔疾书,文思泉涌,一气呵成一个多小时,字迹如行云流水,两尺高的稿纸堆叠如山。

李科长和张谦见状,悄悄取过他的手稿,先是对字迹赞叹不已,杨建设的笔迹刚劲有力,字如其人,果然不凡。

再看标题,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关于在山东建立蔬菜大棚反季节生产基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李科长和张谦面露惊色,虽字字清晰,合在一起却让人恍惚。

冷静下来后,二人仔细阅读,越读越震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