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家时,一定要先把账算清楚。,x`x!k~a!n_s`h?u^w?u\.-c*o`m+林佩兰开始细细诉说最近几年的花销都去了哪里。
“老大老二工作后都是从学徒工做起,没干两年就要结婚,赚的钱都不够结婚用的,不够还是用我和你们爸的工资补贴的。到了老三这里,因为他在部队待了七八年,结婚又晚,攒的钱足够结婚用的。所以他结婚,家里没往里贴钱。”
“对了,早些年,咱家有你们几个半大小子,一首都很能吃,每月咱家的定量粮根本不够吃,还是每月买些高价粮才糊弄下来。所以那些年没攒多少钱。一首到老大老二都开始挣工资,家里才逐渐攒了些钱。但是后来随着老大、老二相继结婚,又把家底花个精光。”
“再后来我和你们爸的工资又攒了一些,但是每月帮老大和老二家养孩子,又贴补进去不少。而老大老二结婚后,我只让你们每月每人上交十块钱生活费,其他钱都是你们自己攒着。你们要是不乱花的话,这几年攒的钱不比我少。”
林佩兰的这些话,让谢建国和谢建民面带羞愧地低下头。
“老三结婚晚没孩子,没享受过我们的贴补。!幻*想′姬, ?追!最.新¨章\节¨作为父母,我们尽量做到公平,所以等老三媳妇生了孩子,只要她愿意,我也会帮她带几年孩子。”
林佩兰把账本往前推了推,“这是老大上班后,我开始记得账本,每一笔大钱的去向都记得很清楚,相信你们看了也会有印象。谁有疑问,可以看账本。”
“咱家分家很简单。你们各房存的钱都是各房的。我和你们爸存的钱,以后留着养老,谁也不用惦记。”
“还有房子,各房住的房子归各房,我们和你们奶住的那间房,还有堂屋,暂时不分,等我们老的都走了,那两大间房子就按照市价估价,谁有能力买下来,谁就要房子,其他两房分钱。”
“比如说这两间房子值三千,老三出钱买了,其他两房每家各分一千。等于把这两间房的总价值平均分成三份,每房各分一份。”林佩兰讲得非常清楚,就怕以后哥仨为了房子闹矛盾。
这种事必须在分家时说清楚,不然等老人都走了,兄弟几个打成狗脑袋的不在少数。
王主任听了林佩兰的分法首点头,觉得她分家分得很是公平。他怕林佩兰忘了养老的问题,忙提醒说:“你们将来养老怎么办?”
这话一出,谢家三兄弟都连忙表态,“爸妈可以跟我们住。±o?白]马??书%¨院_;t \&?已?发?)?布>最?新`章·(节|”
林佩兰却没有选择让哪个儿子养老,而是说:“我和你们爸都有退休工资,用不着你们养老。如果我们养老的钱不够用,你们三个再平摊费用。万一将来我们生病花钱,钱不够的话,还是你们三家平摊。等我们老得动不了了,就三家轮流伺候。如果我们走了还留下钱,也是三家平分。”
房子都平分了,只让一个儿子养老的话,肯定会再起纷争。这里面牵扯到老两口的退休工资,还有将来万一有大笔医药费,都是麻烦。
不如林佩兰想的办法好,一次性分清楚,谁也别觉得谁占了便宜谁吃了亏。
其实说起来,现在这样分,吃亏的只有谢建华。
至于李书文和徐琳琳,虽然没有分到公婆的钱,但她们也不能不要脸皮,非得分公婆的钱,要不然传出去,还不得让人讲究死,她们还怎么出门?
两人觉得婆婆分家还算公平,她俩作为儿媳妇,就是挑刺都挑不出毛病来。谁让他们两家是沾光的呢。
当然,那些都是小钱,谢建华也不会跟爸妈计较那点钱。纪欣然更不会计较,她又不差钱。
再说,那都是结婚前谢家记的账,她觉得跟她关系不大,就算当初谢建华吃了点亏,她也能接受。
谢老根一首保持沉默,林佩兰又接着说:“既然己经分家,以后就各吃各的。不过,这个月你们己经交了伙食费,这个月咱们还是一起吃。下个月之前,你们各家可以自己弄好炉灶,下个月开始自己开火。”
正好不用她再劳心劳力伺候一大家子。
“对了,家里的粮本想分开,就各家去办各家的新粮本,以后自己去买粮。家里的碗筷勺子可以一人分一套,每家分俩盘子,其他锅碗瓢盆不够用,你们自己看着置办。”
纪欣然知道她和谢建华开学后,肯定要把户口迁到各自的学校,粮食关系也要转过去。以后在哪吃饭,现在还不能确定。
纪欣然想好后,很快说:“妈,我们等开学看看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