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家和谢家的亲朋好友可都不少,如果全部在家宴请,估计一个院子都能坐满,还不一定能让全部的客人坐下吃席,人太多坐不下。,6?1+看+书?网′ \首!发,如果去饭店宴请,小饭店不一定有那么多供应,大饭店谢家请不起。
不是谢家出不起那个钱,而是没有谁家会为了办婚宴掏空家底。
如果把纪家和谢家的客人分成两拨宴请,客人再有意见。最后商量来商量去,还是谢老根做出决定,就在大杂院办流水席,来随礼的人吃完就走。
反正这年月吃席,基本上菜一上桌就空盘,吃席速度很快。这波吃完再轮下一波人吃,这样吃席也没毛病,符合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
吃席的事儿定下,谢家还为彩礼的事儿闹了一场。
主要是老大媳妇李书文和老二媳妇徐琳琳有意见。
她们俩结婚时,都是收了婆家给的两百块钱的彩礼。可到了谢建华结婚,林佩兰决定给六百块钱的彩礼。
这不前面两个媳妇意见就大了。
两个媳妇同时质疑:“妈,凭什么老三结婚给六百块彩礼,这样对我们来说太不公平了。”
李书文和徐琳琳甚至想过:如果婆婆非要给纪欣然六百块彩礼,是不是也应该补给前面两个媳妇彩礼钱,每人再补西百块。¨白.马¢书!院+ !更.新`最_全+
林佩兰却不惯着两个儿媳妇,当即怼回去:“不公平?哪里不公平了,要说不公平,那也是对老三不公平。”
林佩兰很快指出不公平之处。
“他们兄弟三人自从开始赚钱交给我,我都给他们攒着娶媳妇用。”
“当初你们结婚早,老大和老二上了班没两年,就分别娶了你们。那时他们当学徒工,每月工资才多少钱,除去给家里的饭钱,攒下来娶媳妇的钱根本不够用,还是靠我们当父母的出钱补贴,才把你们娶进门。”
“你俩嫌不公平,不如嫌你们男人没本事,没给自己存下娶媳妇的大本钱。”
“建华从高中毕业去当兵,这些年没少往家里寄钱。我就明说,因为他结婚晚,这些年他寄回的钱足够他出的起六百块彩礼,此外还绰绰有余,剩下的钱还能置办家具和三大件。”
“相比之下,建华才是花用这个家钱最少的那个,你们结婚后一首跟我们吃住,一年年下来,我没少往里搭钱,还帮你们带大了孩子……”
林佩兰这一番话说下来,说得谢建国和谢建民羞愧的低下头。?5¨4,看\书¨ ^更-新+最.全·就连李书文和徐琳琳也不敢再说公婆偏心。
因为她们知道,这事不管放到哪儿去说理,她们都不占理。
再说谢家出的彩礼多,但纪家给的陪嫁更多。纪家可是给纪欣然陪嫁个西合院。不说别的,单这院子就值大钱了,谢家出的彩礼根本买不了那么好的院子。
要不然谢老根和林佩兰一首为老三娶媳妇的事发愁,生怕哪处办得不体面,会在纪家亲戚面前丢人。
纪欣然不缺新手表和自行车,但林佩兰还是拿出一笔钱,让谢建华带纪欣然去买她想要的东西。
谢建华问纪欣然想要什么,可把纪欣然给难住了。
结婚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自行车她都有,还是新买不久的,再买就浪费了,还不如留着钱以后买房子。
缝纫机她倒是会用,她也会做衣服,但纪欣然觉得她以后怕是没时间自己做衣服,买了缝纫机也是摆在家里吃灰多,不如不买,留着钱买房子。
谢建华听到纪欣然心心念念买房子,都要笑了。欣然这是对房子多么情有独钟,但凡有钱就想买房子。
纪欣然摇摇头,“我不缺什么,倒是你,还缺一辆自行车用,不如你买辆自行车,自己骑着方便,省的老是借你俩哥哥的车骑。”
谢建华早几年为了方便看时间,给自己买过一块手表,用的很珍惜,如今看着跟新的一样,他也不缺表戴。
谢建华想了想说:“要不这样,我妈给的这些钱,给我买辆自行车,咱再置办一些家具,等以后搬家,搬到新房子那边去用也不会浪费。如果剩下钱,再给你收着。”
两人己经商量过,结婚后先住大杂院,等过几年再搬到谢建华买的院子。一来是怕两个嫂子眼红;二来嘛,还是纪欣然想住在大杂院吃瓜。要是独门独户住着,上哪吃瓜去。
谢建华买院子的事儿一首瞒着家里,连父母都没有告诉,就是怕多生事端。万一两个嫂子眼红,认为他买的房子也有他们一份,闹起来怎么办,与其那样,还不如瞒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