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拿出家中最好的食材,顾清寒更是亲自下厨做了几道菜。
这些菜肴并非大鱼大肉,却胜在新奇。
一道鱼香肉丝,酸甜辣咸鲜,滋味复合;
一道开水青菜看似清淡,汤头却鲜美异常;
还有一道锅巴肉片,香脆可口。
这些菜式,皆是顾清寒结合后世烹饪理念改良而成,口味独特,令吃遍山珍海味的姜尚也食指大动,赞不绝口:“清寒不仅才思敏捷,连这庖厨之艺也如此精湛,当真是个妙人!”
席间,气氛融洽。
姜尚谈笑风生,仿佛已将顾清寒视为自家孙子。
酒过三巡,他突然放下筷子,看着顾清寒,问道:“清寒,老夫有一事不明,想请教一二。不知你对当今军旅之事,有何看法?譬如我大秦引以为傲的弓弩与战车,比之前六国,优劣何在?”
此言一出,顾清寒心中顿时警铃大作。
这老头子,话题转得也太快了!
莫非他察觉到了什么?
他想起自己秘密打造的千机弩和改良战车,面上却丝毫不显,谦恭地笑道:“姜老先生说笑了。晚辈一介布衣,哪里懂得什么军国大事。不过是道听途说,偶有所感罢了。”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若论弓弩,秦弩之强天下皆知。射程远,穿透力强,乃步卒利器。然,上弦费力,发射速度稍慢,若遇精锐骑兵突袭,恐难以及时应对。
至于战车,冲阵陷阵确有奇效。但其笨重,受地形限制颇大,在山地丘陵,便难展其威。此皆为小子愚见,当不得真。”
他这番话看似谦虚,却不经意间点出了秦军制式兵器的优劣之处,且见解独到,并非寻常百姓所能道出。
姜尚听得频频点头,眼中异彩连连。
他心中对这个准孙女婿是越发满意了。
孙女姜瞳以祖传观人术断言此子“潜龙在渊,他日必非池中之物”。
如今看来,果然不虚!
此子年纪轻轻却仿佛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见识之广博,心思之缜密远超同辈。
一顿饭下来,吉期初步议定在下个月十五,黄道吉日。
姜尚表示一切从简,不拘泥于繁文缛节,让顾家不必有任何经济上的压力,言语间尽是对顾清寒的欣赏与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