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精彩小说网 > 老公死后,才发现石破惊天的秘密 > 第79章 茶山成了网红打卡

第79章 茶山成了网红打卡

第79章 茶山成了网红打卡

第七十九章 茶山成了网红打卡

秋意渐浓时,“雾隐青”的茶山开放日已经办了三期。+3+5_k+a.n¨s+h+u-.′c′o!m¢

陆忘忧站在新落成的木质栈道上,看着山脚下停满的私家车——城里来的游客正背着竹篓往茶园走,孩子们的笑声混着炒茶的香气,在山谷里荡开。

“陆总,第三批认养茶树的款项到账了,加上茶宴的收入,够付下季度的菌肥钱了。”陈晨跑过来,额头上还沾着碎茶叶,“对了,省台的记者说下周来拍纪录片,想跟拍土壤改良的过程。”

陆忘忧点点头,目光落在远处正在翻整的老茶园。

几个月的生物改良让红壤,渐渐变得松软,新播的三叶草在茶树下,铺了层淡绿色的绒毯。土壤检测报告显示,镉含量已降至欧盟标准的60%,虽然还未完全达标,但农科院的教授说,照这个速度,再坚持一个周期就能验收。

“陈晨,”陆忘忧忽然想起什么,“上次你说想做茶粉点心,样品送去市里的精品超市了吗?”

“送了送了!”陈晨眼睛一亮,从口袋里掏出张纸条,“他们采购经理说,‘雾隐青’的兰花香很特别,想试做一批茶酥和抹茶冰淇淋。?求°?!书D±?帮?ˉ~ *%免o费¥阅?读<就是包装得改改,现在这个牛皮纸袋子……”他不好意思地挠头,“人家说像中药房抓药的。”

两人正说着,江忆白从茶厂方向走来,手里晃着平板电脑:“刚收到欧盟有机认证机构的邮件,他们派来的预审员下周一到。”

“真的?”陈晨差点跳起来,“那我们的土壤……”

“教授说没问题,这两个月的检测数据都很稳定。”江忆白把屏幕转向他们,“我已经让小李把所有改良记录整理好了,从秸秆来源到菌肥配比,全部溯源可查。”他顿了顿,看向陆忘忧,“不过预审员要求,全程跟进生产流程,包括炒茶工艺和仓储环境。”

陆忘忧的心微微一紧。炒茶车间的老灶头,他虽然工艺地道,但在严格的有机认证标准里,或许不够“现代化”。

当晚,陆忘忧独自去了炒茶车间。月光透过木窗棂,照在青石板灶台上。几位老师傅正在为明早的炒茶做准备,把晒干的茶树枝码成垛。她走过去,帮着递柴火,听他们聊起陈晨小时候,蹲在灶台边偷学炒茶的趣事。

“陆总,这灶头看着土,可炒出来的茶才有‘魂’。”王师傅用布满老茧的手拍了拍灶台,“火大了茶会焦,火小了香气出不来,全凭手感。现在那些电炒锅,温度是准,可总差那么点‘土味儿’。′w^a~n!g`l′i\s.o′n¢g\.+c·o^m·”

陆忘忧抚摸着粗糙的灶台,忽然有了主意。第二天一早,她把陈晨叫到办公室,拿出一叠设计图:“认证预审要体现传统工艺和现代标准的结合,我们可以把炒茶车间改造成‘活态工坊’——保留老灶头,旁边加装温度监测仪和可视化玻璃,让预审员能直观看到传统工艺如何符合卫生标准。”

陈晨盯着图纸,手指在“可视化观摩区”的位置摩挲:“这样……游客也能看到炒茶过程?”

“对,”陆忘忧点头,“而且我们要把炒茶师傅的经验量化成数据。比如王师傅说‘炒出春天的露水味’,我们就记录下对应的锅温、翻炒频率,做成工艺手册。这既是认证材料,也是未来品牌的核心资产。”

接下来的一周,茶厂像被按了快进键。施工队连夜安装玻璃隔断,技术人员在老灶头旁加装传感器,陈晨带着茶农们把车间角角落落擦得发亮,连柴火都码得整整齐齐。

江忆白则泡在实验室,和农科院的教授一起,把每道炒茶工序的微生物变化、香气物质形成都做成了图表。

预审员是位叫马可的意大利老先生,穿着熨帖的西装,却在走进茶园时毫不犹豫地踩进了泥地。

他蹲在老茶园里,用戴着手套的手捏起土壤仔细观察,又摘下一片茶叶放在鼻尖轻嗅,眉头渐渐舒展开。

在炒茶车间,马可对着玻璃隔断里的老灶头发了很久的呆。当他看到温度监测仪上的数字随着王师傅的翻炒精准波动,看到墙上挂着的“工艺数据对照表”时,终于露出了笑容:“这不是落后,是智慧的传承。”

预审结束那天,马可在茶厂的留言簿上写下:“在这里,我看到了土地与人心的对话。”临走前,他特意找到陆忘忧,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你们的茶,有‘故事’,这在欧洲市场很珍贵。”

马可的话像一颗定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