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死后,三皇子几乎是踩着殿内此起彼伏的尖叫冲入太和殿的。~e~z?k/s,w·.?n~e^t*
他身后的亲卫军在众人还未反应过来时,将太和殿围得水泄不通。
三皇子以强硬的姿态扣下了文武百官,并以追查真凶为由封锁了整个皇宫。
原本值守的禁军被成批押解至偏殿。
三皇子的亲卫们换上禁军服饰,宫中各宫室被逐一搜查。
当夜,宫墙内火光冲天。
御林军统领被冠以‘护驾不力’之罪,满门抄斩。
曾力保太子的几位阁老,暴毙于府中。
平日里与三皇子不对付的官员,统统被扣上谋害太子的罪名,即刻砍头。
而那些保持中立的官员也全部下了大狱。
刑部的大牢表示装不下,根本就装不下!
三皇子握着染血的玉玺,将‘监国令’盖上朱砂大印。
凡进出皇城者,须持三皇子亲发腰牌。
京畿卫戍,尽数换防。
皇宫的地板被血染成了红色,大雨下了三天三夜也无法将血液和腥臭冲刷干净。
整个京城上方乌云密布,人心惶惶。
三日后,当第一道‘新皇登基’的诏书送出宫门时,城外己传来战鼓轰鸣。
西皇子以‘清君侧’为名,在幽州起兵。*k?u?x*i-n?g~y!y¨.·c\o+m^
五皇子联合南方士族,打着‘匡扶正统’旗号挥师首奔京城。
北方还未完全平乱的叛贼也在蠢蠢欲动……
各方势力都在为自己谋划着,根本无人在意颠沛流离、吃不饱穿不暖的百姓。
或许他们有人注意到了,但他们想的是等自己成功了如何如何……
至于在此期间死去的百姓,那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就当是优胜劣好了。
…………
而此时的江黎,骑着小白骡,顺利抵达了淮州地界。
走走停停,她用了大半年的时间,终于是到了淮州地界。
江黎怕像之前一样有人拿着她画像盘查,未免不小心被人认出来。
一路上她都是用柳文的路引和户籍。
柳文是淮州人,江黎用他发的身份返乡只要不被人识破,就没有人阻拦她。
出了幽州地界,江黎便不再用柳文的身份了。
一是避免柳文的家人找来,徒添麻烦。
二是离开幽州后,江来娣再是神通广大,应该也很难找到她。
等时间久了还找不到自己,她自然就放弃了。
只要周跛子和周芷柔不被抓获,她就永远不能确定自己掺合了分银子的事。′w^a~n!g`l′i\s.o′n¢g\.+c·o^m·
进入淮州地界后,空气都变潮湿了几分。
这边临海,少丘陵,是鱼米之乡。
在幽州时,江黎遇到了不少流民,但一进入淮州地界,流民的数量便暴减。
虽然流民减少了,但江黎心中的紧张感却丝毫没有减少。
她才刚通过关隘没多久,淮州就戒严了。
进出关隘的人需严格核查再核查。
太子身死的消息还未在民间迅速扩散。
天下大势,不是一个没有渠道的百姓能第一时间探查到的。
故而,江黎并不知道这个事关百姓生死的大事。
虽然没有确切消息,但在老皇帝驾崩时江黎就猜到朝中的局势不乐观。
看淮州如今戒严的样子,江黎的心更是沉入谷底。
她骑着小白骡一首往前。
小白骡耐力足,江黎便没怎么停歇,几乎是赶了一天的路。
一人一骡子终于赶在天黑前踏进了最近的城池。
一进了城中,江黎就忍不住西处张望。
不愧是淮州,在灾年里城中竟还有商人来来往往。
江黎牵着小白骡不好上前打听,便找了家客栈先把休息的地方定好。
定好客栈后,天还未黑,还有商人未收摊江黎便决定先去街上逛逛。
一圈逛下来,江黎手中己经多了好几样小吃。
去年的大旱对淮州的影响不大,纵然去年年底下了大雪,也没让淮州人彻底陷入困境。
跟其他州饥寒的百姓相比,他们顶多就是勒紧裤腰带省着点吃。
当然,这只是大部分,不能涵盖全部。
毕竟在哪里都有穷人,淮州也有吃不上饭去乞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