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即立朝中,没有人愿意见六皇子一家独大,必然会想起在宫中不声不响的裴晏,这个时候拉四皇子上朝,陛下肯定也不会像以往那样排斥,运作一下倒也……
“你在说什么?”宋铭川莫名其妙地看了龚子庚一眼。/x^g_g~k.s~.~c¢o′m?
裴晏又没有强大母族,现在进朝中只能成为几个皇子争抢利用的一颗棋子,大皇子是摔了腿又不是没了,三皇子也只是禁足,何必现在就跟着他们狗咬狗。
龚子庚从他的眼中看出了答案。
但按龚子庚的想法来说,此时确实是值得上朝的绝佳时机,虽然确实会变成一颗棋子,但四皇子如今连棋盘也摸不着,成为棋子的资格都没有,又何来的争位之说。
龚家虽然历来只站天子,但龚子庚就是那个例外,他很早就在规划着对几位皇子挑挑拣拣做了评判,在冬猎时就有了些偏袒,如今这个天子没有半点天子气象,不若早做打算叫四皇子来官场里走一遭,才能让官场上各位看个清楚明白。-5·4*看,书¢ ¨追~最`新/章^节-
但看宋铭川的模样,竟然是舍不得四皇子去吃这个苦头的!
他无语地看着宋铭川:“你是不是太过溺爱这位殿下了点?”
宋铭川理直气壮:“那又怎么了?”
龚子庚:“……”
没救了!
他一摔袖子要走,宋铭川又跟上去,“别跑啊,我话还没说完呢,现在还不是时候。”
龚子庚根本不听他狡辩,大步迈出宫门,斜着眼看他,“现在不是时候,那何日才是时候?”
“江南。”
宋铭川话音刚落,龚子庚步伐停住,颇有深意地回头看。
视线相交,两人都读出了一些东西。
“江南风景自然好啊,只是水潭深浅,容易失足。”
龚子庚也不是没考虑过江南贪腐案能让裴晏去的可能性,但是一则江南豪门中有三皇子母族,只怕四皇子去了就是送菜,二则陛下已经指派了刘尚书查账。,e*r+c\i*y\a?n¨.`c?o!m′
刘尚书手持天子剑,又是极能干一个直臣,烂账查清不难,也没人能贿赂得了他,三皇子若不想被查清账,只有先下手为强。
要么刘尚书归来三皇子完蛋,要么刘尚书“意外”命丧江南,随后替罪羊被送到朝中,陛下无从查证,而替罪羊与罪证一应俱全,纵然大皇子等人想攀扯,但经过刘尚书毙命一事也没人敢触江南霉头,也只能让此事盖棺定论。
而在三皇子母族的地盘,显然后者更有可能。
这事他心知肚明,断然不敢叫裴晏趟这趟浑水。
“无妨。”宋铭川其实也没有多少把握,但暗卫所既然已经出动,应当不至于保不住刘尚书性命,只要他还能活下来,那么水就能搅浑。
裴晏必须得有势力,势力从何而来?自然是破除了所有三皇子掌控后的新江南,更重要的是——东南军。
东南军很早就想摆脱裴帝控制,内部正分裂成两派,归顺于三皇子母族的腐朽一派正待清洗,谁能把握先机,谁就能掌控东南军。
《与君行》里的裴晏做得到,他家小狼崽也一定能做到。
只要能下江南。
“若江南真有变故,倒可一试。”龚子庚压低声音,“但不要抱太大希望,毕竟对面是三皇子,天高皇帝远,他们很可能会对刘尚书动手,而刘尚书若死了,江南这笔烂账必然再没人敢碰,皇上都不行。龚家更是绝无可能下场的。”
不。
宋铭川一垂眼。
裴晏必然要去江南,这是他以最温和方式上朝的唯一道路。
原著中的刘尚书就是死了,随后江南这笔烂账便以一个诡异的方式平息,在大皇子与三皇子争权夺利时爆发。
而裴晏在江南叛乱之后没多久,就因为这场争权夺利,成了大皇子与三皇子的牺牲品,被皇帝毫不留情地放逐西北。
此时朝中已是风雨飘摇,西北小国也趁机进犯,裴晏在西北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折服了西北军,夺了军权,再带军杀回朝中,成功登基。
而在登基后裴晏也没有安稳,立刻就南下平叛,将三皇子余孽剿灭了个干净,牢牢把握了东南军权。
如果这次能提前去江南,将还没来得及叛乱的势力剿灭收复东南军,裴晏的路会好走很多。
但要下江南的话,他需要裴家的助力。
“三皇子杀不了刘尚书。”宋铭川几经犹豫,最终还是开了口,透露给了龚子庚一丝。
龚子庚脚步微顿,“几成把握?”
“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