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无事,不如跟我一起弹琴一曲,如何?”
既然父子二人现在都无所事事,顾昀便起了兴致,邀请顾钦道。^我¨的+书~城+ ′追*蕞`芯\彰′截′
“嘿嘿!”
“我就算了,还是爹你自己来吧,我就当个听众。”
顾昀失望,想他多么的多才多艺,寄情于琴棋书画,又善音律,怎么就生出这么个惫懒的儿子。
顾昀之前本想把他所学通通传授给儿子,让儿子也对各种乐器音律融会贯通。
但儿子总是三天两头打渔晒网的,完全没有他自己对于音律的热情。
顾昀见顾钦不愿,他也不勉强。
最近这些日子也不便打扰顾钦准备县试府试,他有好一阵子没有上手抚琴了,手痒痒的很。
毕竟身处古代,房子的隔音,只能说是一般,于是小胖子在房中就听到了阵阵悦耳的琴音。
父子俩面面相觑,很快就想明白了,是顾昀在抚琴。
琴音婉转悠扬,如流水般抚过人的心弦,余音袅袅,让人回味无穷。
“早就听闻这位顾兄弟善音律,如今亲耳听得见,果真是名不虚传。”
若不是知道顾昀父子都不在此处,不免有人会以为施父是在恭维客气。
小胖子点头表示。′三¨叶′屋? -追_蕞+欣′章?截_
“顾伯父果真是有真本事的。”
能生出阿钦这样出色孩子的,怎会是个庸才。
不过小胖子并未见过顾钦抚琴弄音,暗自想着回头问问阿钦。
他还不曾听过阿钦抚琴呢,不知是否也是如此悦耳。
顾家老宅这边倒是轻松惬意,永宁知府连带着那些阅卷官们,就没有那么轻松了。
好不容易辛辛苦苦,才把所有的答卷一一阅览,又把这些答卷按名次排好。
最后一步,揭开糊着姓名的纸。
看到上面的名字,知府讶异,就如同当初镇江知县的反应差不多。
只见第一名答卷上所写名字明晃晃的呈现出两个大字。
——顾——钦——。
永宁知府对顾钦这个名字有印象。
在当初镇江知县报上来的名单中,他就注意到了。
当时他不以为然,还以为如传闻中一样,是镇江知县急于立功才推出来一个神童。
知道镇江知县的情况,一个县案首而已,永宁知府并不打算找茬。
可府试的前两场的结果,逐渐让永宁知府改变了想法,也对顾钦的印象有所改观,心中隐隐有了预感。
果然,最终的结果一出来,永宁知府心中划过一丝了然与欣喜。3捌墈书旺 追醉薪璋結
当官谁会嫌功劳多。
他永宁府实实在在的出了个神童案首,对他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政绩。
此乃教化之功。
加上往日的积累,看来他升迁之日已不远矣。
不是最后一场过后的一两天,小胖子在养病,顾钦也无意独自出门,顾家老宅都显得非常的平和宁静。
然而这种平静只是短暂的。
府试最后一场过后,这些读书人们一个个的都像是被吸了元气。
有的同小胖子一般,出贡院后不是发热就是得了风寒。
不过大部分读书人在经过两天的休息之后就重新恢复了活力,开始交友聚众,寻欢作乐。
顾钦在这些读书人中也属于个有名的人物,不少人都下了帖子。
顾钦虽然不喜欢应酬,但这种事终究是避不过的,顾钦就从中挑选了几个,回帖表示会按时到场。
像那些把地点选在花楼之中的,顾钦一律拒绝,还记下了邀请之人的名字。
让他一个九岁的,身体还没长全的人去花楼,是打的什么心思?
顾钦所答应的那些帖子中的其中一位,就是曾经与顾钦一同去拜访镇江知县的那十人其中之一。
顾钦看在是同乡的份上,再加上印象中对方没有对他有什么恶意,便答应了。
临走时,顾钦还去看了小胖子。
小胖子如今病还没好,自然不能出去参加诗会等,导致病情反复。
因此,在小胖子幸灾乐祸的目光下,顾钦一脸郁闷的离开顾家老宅,应邀约去了。
顾钦这些天感觉烦闷不已。
每次他到场,总会有一大堆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上前来给他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