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又是何方高人?竟也与此书有所关联?”
他微微蹙起眉头,百思不得其解。
片刻后,他摇了摇头,将这些杂念抛开,继续埋首于浩瀚的药典之中,为后世留下一部不朽的巨著。
邻座那位可怜的姐姐显然没有放弃对弟弟的科普。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了一下情绪,继续问道:“那弟弟,书圣是谁?就是写《兰亭序》的那个!”
“大孩哥”再次抢答,脸上挂着“这你都不知道,真没文化”的优越表情:“方文山啊!他还写了《东风破》呢!《兰亭序》肯定也是他写的!”
姐姐的声音己经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显然快要抓狂了:“那诗王呢?诗王总知道吧!写诗的王!”
“大孩哥”得意地一拍大腿,声音洪亮:“这个我知道!金毛狮王谢逊啊!屠龙宝刀,号令天下那个!”
“噗——鹅鹅鹅鹅鹅!”
徐凯再也憋不住了,爆出一阵惊天动地的鹅叫。
笑声之大,引得邻座三人齐齐侧目,眼神中充满了不解和一丝丝的警惕。
他连忙摆手,脸上写满了尴尬,端起自己的冰美式,逃也似地换到了一个更角落的位置。
丢人,太丢人了!
“咳咳,”徐凯好不容易才止住那控制不住的笑声,对着首播间的镜头连连摆手解释。
“家人们,家人们,刚才那是个小插曲啊,纯属意外,别介意。”
“其实呢,咱们首都的小孩,大部分还是很猛的,知识储备那是相当可以的,刚才那是个别现象,个别现象。”
首播间里,各朝代的古人们倒是没有对后世孩童有太多苛责。
唐太宗李世民捻着胡须,眼中流露出几分饶有兴趣的神色:“呵呵,后世孩童之言,虽时有谬误,却也透着一股天真烂漫。”
“只是,这‘方文山’,莫非是后世某位博学鸿儒,竟能兼擅数家之长?既能作医书,又能书《兰亭序》,还能号令武林?”
他对此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清代《西库全书》总编纂纪昀则轻捻短须,沉吟道:“《兰亭序》乃王右军法帖之冠,为历代书法圭臬,岂容如此儿戏?”
“不过,童言无忌,教化之道,确实是任重而道远啊。”
更多历史位面的观众则在弹幕中催促。
“主播莫要理会那些顽童,快快继续讲石油之事!”
“是啊是啊,后来如何?后来如何?”
徐凯定了定神,将跑偏的思绪拉了回来。
他清了清嗓子,继续道:“明末清初,还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科学家,宋应星先生。”
“他在《天工开物》这部被誉为十七世纪中国科技百科全书的巨著里,对石油的开采、熬制和应用,都做了非常全面和系统的梳理。?微?趣¢暁¢税¨王^ ¢蕞^新¨彰/截′哽¨薪\筷-”
“可以说,是古代关于石油知识的集大成者。”
明末,江西分宜。
宋应星刚刚放下手中的《天工开物》校稿,听闻“后世”徐凯此言,苍老的脸上露出一丝苦涩而欣慰的微笑。
“老朽不过是‘为方万里中,黔首之共用’,记录些许民间实用之学罢了。”
他轻声自语,带着一丝落寞。
“若此书真能为后世之人称道一二,亦算不负平生所学。”
“只可惜啊,此等‘末事’,终究难入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先生之法眼。”
徐凯继续讲述。
“再然后嘛……”
他的语气微微一顿,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
“大清朝……关于石油开采和利用的官方系统性记载,似乎就没那么多了。”
“这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再次被大规模提及和重视,己经是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了。”
“那个时候,工业革命的浪潮己经席卷全球。”
“内燃机的发明,让石油一跃成为驱动整个现代文明高速运转的核心能源,被誉为真正的‘工业血液’。”
徐凯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无奈。
“可惜啊,咱带清……怎么说呢,性格可能稍微有点孤僻,或者说,有点固步自封。”
“在科技发展上,跟西方列强比起来,确实是落后了不少。”
“这石油,除了继续用来点灯烧火,好像也没能琢磨出更多石破天惊的大用场来。”
紫禁城,养心殿。
乾隆皇帝原本正对那“《天工开物》集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