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自己的嫡长子。
“天幕所示,便是前车之鉴,是你我的镜子啊。”
“那胡亥,本也是始皇帝的亲子,身份何等尊贵?却落得那般下场,更亲手断送了父辈打下的偌大帝国。”
李世民的声音变得有力。
“你要引以为戒!深刻反思!”
“师傅们都称赞你聪慧,性情也算纯良,这很好。”
他继续说道。
“但身为大唐储君,未来的天下之主,仅仅如此,还远远不够!”
“你更要有担当!有远见!有明辨是非、洞察人心的能力!”
“莫要辜负朕,莫要辜负你母后的殷切期望!”
“将来,要做一个超越前人,超越你父皇的圣明君主!”
“绝不可重蹈胡亥的覆辙!”
长孙皇后温柔地依偎在李世民身旁,脸上漾着贤淑温婉的笑容。
她轻轻握住李承乾的手,柔声开口,声音如同春风拂过。
“陛下说的是。”
她看向太子,目光中充满了母性的关爱与期盼。
“承乾天性是好的,只要我们好生教导,臣妾相信,他定不会行差踏错。”
“将来,必能承继陛下的伟业,开创属于他的盛世,成为一代仁君。”
……
明朝,应天府。
皇宫深处,气氛格外肃穆,甚至带着几分压抑。
朱元璋端坐龙椅,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睛,死死锁定着天幕。
当看到盛极一时的大秦帝国,竟如流星般轰然崩塌,二世而亡时。
他那张饱经风霜、沟壑纵横的脸上,忍不住露出一抹近乎得意的笑容。
甚至有些按捺不住。
“妹子,你瞅瞅!你给咱瞅瞅!”
他猛地侧过头,对着身旁的马皇后,语气带着几分抑制不住的炫耀和后怕。
“咱当初为啥非要废了那狗日的丞相?”
他蒲扇般的大手,重重一拍龙椅扶手,发出“啪”的脆响。
“就是怕!怕他娘的蹦出来权臣作乱,学那李斯、赵高之流,祸害咱老朱家的天下!”
朱元璋的声音洪亮,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咱为啥严禁宦官干政?甚至立下铁牌警示?”
“就是怕再出赵高那样的阉货,祸国殃民!”
“咱立标儿当太子,为啥?因为标儿仁厚稳重,像你!”
“咱又把儿子们都分封出去,让他们做藩王,给咱老朱家看好门户!”
他越说越激动,身体微微前倾,唾沫星子几乎要喷出来。
“咱做的这一切,就是要让咱这大明江山,稳如泰山!固若金汤!”
“谁也别想动摇!谁也别想!”
马皇后看着自家男人这副得意洋洋、恨不得昭告天下的模样,眼中满是温柔的笑意。
她轻轻拍了拍他粗糙黝黑的手背,如同安抚一头骄傲的雄狮。
“陛下说的是,陛下自然是英明神武,深谋远虑。”
她柔声安抚,语气中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戏谑。
“不过啊,您这番高见,怕是太子殿下的耳朵,都要听出茧子来了吧?”
朱元璋闻言,眼睛猛地一瞪。
但对着自家妹子,却发不出火来。
他嘴硬地强行辩解道。
“那臭小子!”
“他是心疼咱!”
“怕咱说多了话,口干舌燥!对,就是这样!”
……
咸阳宫。
嬴政缓缓抬头。
天幕的光影,终于彻底黯淡下去,最终消散于无形。
他独自一人,站在冰冷的高台之上。
昏暗的光线,将他孤傲的身影,勾勒得愈发挺拔,也愈发寂寥。
时间紧迫。
他必须找到那条路。
那条能让大秦帝国,真正摆脱二世而亡宿命的道路!
嬴政猛地握紧了拳头。
指节因过度用力而寸寸泛白,发出细微的“咯咯”声响。
“朕,绝不会让大秦重蹈覆辙。”
他低声自语,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钢铁般的意志。
斩钉截铁。
“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