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精彩小说网 > 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 > 第148章 南阳淅川

第148章 南阳淅川

"啪!"

韩月华第三次拍死试图叮咬她手腕的蚊子,在实验记录本上写下"7月15日,样本组3,气孔导度.....

实验室的老吊扇吱呀呀转着,却驱不散盛夏的闷热。?齐′盛`暁_税_旺′ /冕-废?岳~黩/她推了推滑落的眼镜,继续盯着显微镜下的小麦叶片切片。

"还没休息?"彭立新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两个搪瓷缸子,"都凌晨一点了。"

韩月华头也不抬:"再等半小时,这批数据就记录完了。方老师后天回来要看的。"

彭立新把冒着热气的姜汤放在她手边,凑到显微镜前:"怎么样?"

"你看,"韩月华调整焦距,"干旱处理的样本气孔开度明显小于对照组,但叶绿体结构更紧凑。"

彭立新吹了声口哨,转身从木柜里取出一叠泛黄的记录本:"这与1968年兰州站的观测结果一致。我查过资料,当年西北旱区的小麦也有类似适应性变化。"

实验室的窗户突然被风吹开,暴雨前的湿气涌进来,掀乱了桌上的记录纸。两人手忙脚乱地按住纸张,韩月华的辫梢沾上了墨水。

"要下大雨了。"彭立新关紧窗户,突然想起什么,"等等!方老师和铁柱今天是不是在淅川县做露天试验?"

话音未落,电话铃声刺破夜空。*看`书.屋` ?追¨嶵?欣.章^結~韩月华抓起听筒,里面传来张铁柱断断续续的声音:"韩、韩姐...实验田的自动记录仪...暴雨前数据异常...方老师说请你们查下7月那批样本的..."

电话线在雷声中滋滋作响。彭立新己经翻开厚重的气象资料:"找到了!7月8日也是这种暴雨前闷热天气,当天的气孔导度数据确实有波动!"

韩月华顾不得擦手上的墨水,飞快翻出对应的记录本。两人头碰头核对数据时,闪电照亮了贴在墙上的工作照——方稷蹲在麦田里,手把手教张铁柱使用测墒仪,裤腿上沾满泥点。

方稷卷着裤腿站在淅川县的试验田里,晨露打湿了他的解放鞋。他手中的负压计显示-1.5MPa,这个根系水势数据让他眉头紧锁。

"铁柱,来对比一下。"方稷招呼正在记录株高的年轻人,"这片'陇旱1号'的水势比实验室数据低了20%。"

张铁柱小跑过来,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全是数字:"方老师,我正想说这个。这批大田苗的叶片脯氨酸含量也比预期高。.3\巴^墈~书*罔¢ ?首`发."

两人蹲在田埂上,头顶的太阳渐渐毒辣起来。方稷从背包里取出个铁皮盒子,里面整齐排列着小麦根系样本,每个都标着日期和编号。

"你看这个。"方稷指着最新采集的根系,"侧根数量比上周增加了30%,但根毛发育不良。我怀疑是土壤硬度影响了..."

"方老师!"村里人远远喊道,"有电话找您!"

公社办公室里,方稷握着嗡嗡作响的电话筒。韩月华兴奋的声音从听筒里传出:"方老师!我们发现一个规律!小麦在清晨有短暂的水分吸收高峰,可能与露水有关!"

方稷的手指在桌面敲出一串节奏:"数据可靠吗?"

"可靠!彭师兄核对了三年的记录,干旱年份这个现象更明显!"

"好,好!"方稷眼睛发亮,"我这就让铁柱加测清晨时段数据。你们继续实验室验证!"

回到试验田,方稷立刻调整了观测方案。张铁柱听完解释,黝黑的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怪不得老乡们总说'早浇三分,晚浇一寸'!"

正午的太阳晒得人头晕,两人却干劲十足。方稷教张铁柱使用新带来的压力室,测量叶片水势;张铁柱则分享了他从老农那里学来的土办法,用不同颜色的布条标记麦株长势。

"方老师,您看这个。"张铁柱从兜里掏出个小本子,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曲线,"我按您教的,把株高、穗数与降雨量画在一起,好像真有规律..."

方稷接过本子,眼前浮现出实验室里那些精密仪器绘制的图表。两种截然不同的记录方式,却指向同一个真相,小麦在干旱环境下的生存智慧。

那晚,方稷留宿在淅川县。月光如水,他和张铁柱坐在打谷场上,面前摊开着实验记录和农户反馈表。

"铁柱啊,"方稷突然问,"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气研究抗旱机理吗?"

张铁柱挠挠头:"为了...培育更好的品种?"

"不止。"方稷指向远处黑黝黝的麦田,"你看那些麦子,它们能在干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