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他将手里收藏的一本古籍高价卖给了京城来的富商,得了一大笔银子之后便心痒难耐的新纳了房姨娘。!y¢o,u,p\i+n^b.o+o^k?.?c~o,m/
新姨娘长得如花似玉,一身皮肉青葱似的,勾的他一连半个月都宿在新人的院子,自然没空搭理正妻院子里的人。
所以眼下让崔妈妈这么一说,他也是理亏。
但男人大抵都一个德性,没理也要狡辩三分,崔老爷拂袖在椅子上坐下,嘴里继续兴师问罪:
“我肩上担着这一家子的生计,日日在外忙碌,你难道不知道多派人寻几次。若是我早知道大丫头的事情,必定要修书一封去问问陈家,这件事想必还能有转机,如今可倒好,人己经被休了回来,这不是让我崔家脸上蒙羞。”
崔老爷越说越觉得自己有理,语气又渐渐的高涨起来。
袁氏只当他在这里放屁,压根懒得理会他。
她年轻时也曾将夫君当做自己的靠山,满心满眼期待对方能宠爱她,呵护她,她们夫妻做一对幸福的神仙眷侣。
可新婚不到半年她就彻底见识了这人的无情,崔家的老婆子将儿子当成眼珠子看,日日操心她们的房里事,恨不得她院子里每夜叫了几次水都要详细过问,膈应的她要死。,w′b/s·z,.¢o*r/g_
在她和婆婆斗法的时候,崔锦丝毫不理会,单是和老婆子的矛盾她也不会记恨到崔锦头上。
是后来她怀上了崔清漪,崔锦在老婆子的安排下一气儿纳了三房姨娘开始,是她生下崔清漪后因为难产伤了身子,大夫说她今后恐怕再难有孕后,崔锦只在初一十五象征性的来她房里过一夜,是后院一个接一个出生的孩子。
后来她慢慢想通了,女人不管嫁给什么样的男人,只有儿子才是她未来的指望。
后来她在娘家的帮助下寻来了可以助妇人生子的秘药,成功生下了崔文旭,从那之后她就彻底将崔锦这人抛到脑后了。
老婆子也死了,她只管把持着崔家的后院,确保将来崔家这点产业都是自己儿子的就行。
尤其是这几年,她娘家的生意也有了起色,人啊到什么时候手里有银子底气才能足,就连崔锦有时也得看她脸色吃饭。
“老爷说肩上担着一家子的生计,那这个月的家用呢,家里里里外外这么多张嘴等着吃饭,老爷倒是将银子拿出来啊。!鸿+特′小*说?网^ ?更¢新?最+快/”
袁氏眼里明晃晃的嘲讽,崔锦看见也只当看不见,“你平日子只呆在后院,哪里知道在外面当值的不容易,我手上有点银子还要留着和上峰交际,若是我和上官们打好关系,将来文旭出去了也有人帮衬不是。”
提到崔文旭,袁氏的态度立马好了几分:“文旭是你的亲儿子,你替他铺好了路,今后你脸上也有光。”
一听这话,崔锦就知道袁氏不惦记着从他手里挖银子了,他心下放松,早将自己来主院的目的忘得一干二净。
“我自然晓得这个道理,好了我今晚约了同僚宴饮,就不陪你用晚饭了。”
说罢,崔锦一拂袖子如来时一样径首离开。
屋内,袁氏从嗓子眼挤出一声冷哼。打量她不知道他去干什么了。
“崔妈妈,你明日就去打听打听,大丫头的事情得尽快定下来,趁着旭哥儿还不知道,赶紧将人打发出去。”
袁氏自己也在心里寻思,她明日还得回娘家一趟,她娘家哥嫂如今生意做得好,就是京城那也是常来常往的,想必认识不少达官显贵。
崔清漪虽是二嫁,但她冠着崔姓,还是能占上不少便宜的。若是大丫头命好能嫁到京城去,不拘是给人做填房还是做妾,都是件好事。
至于事情传出去会不会被崔氏的人问责,袁氏是一点儿也不在意的,这么些年他们也没占上崔氏什么便宜,自然也轮不到崔氏的人对她家的家事指手画脚。
袁氏第二日一早就坐着轿子回了娘家。
在袁家的大宅子外面守着的人看清楚轿子里的人是谁,立马一溜烟的回了钱来客栈。蒟蒻从荷包里摸了几角碎银子递过去,看着不大点的人捏着银子跑远有些心疼。
她和小姐日日住着客栈,眼看着便捉襟见肘,这又花出去不少。
但想想得来的消息,又觉得值了,小姐身边除了她没有得用的人,这消息要是不花银子找别人打探,那她们只能像小姐说的一样当个睁眼瞎,等着别人来算计。
崔清漪喝着茶在窗户边看风景,大晋朝国力雄厚,虽然历经百年却依旧朝野清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