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精彩小说网 > 花屋湘军传奇 > 第16章 夜郎兵戈

第16章 夜郎兵戈

寒风卷着焦黑的盐粒掠过鹰嘴崖,在嶙峋怪石间奏出呜咽的哀鸣。·x!j?w/x`s.w!./c\o.m`

石三妹跪在乱石堆前,指尖摩挲着半截染血的苗银项圈,这是龙老九唯一留下的遗物。

三天前那声震天动地的巨响仍在耳畔回荡:张亮基从云南调来的六门红衣大炮,将整片山崖轰得支离破碎。

数百名义军亲眼看见,他们的首领抱着点燃的火药桶跃入清军阵中,飞溅的碎石混着人血,在月光下凝成暗红色的盐晶。

\"九哥说这山就是苗家的脊梁。\"石阿牛用火药勺舀起硫磺,硝烟在他黧黑的脸上划出泪痕。

溶洞深处的钟乳石滴着血水,幸存的义军蜷缩在阴冷角落,洞壁上歪斜的炭痕指向三个出口:东通乌江渡,西接梵净主峰,南抵苗王洞。

十二岁的少年盐工阿岩,正用断箭在岩壁上刻划正字,这已是清军围山的第十七天。

崖下清军营地的炊烟袅袅升起,隐约飘来《得胜令》的唢呐声。

游击将军周凤山特意命人宰杀三十头猪羊犒军,油腥味顺着山风钻进溶洞。

石三妹解开腰间牛皮水囊,将最后半壶掺杂硝石的苦丁茶分给伤员。

她记得龙老九最后的耳语:\"盐路不断,苗疆不亡。\"

子夜时分,苗家牛角号撕破寂静。石三妹解下百褶裙系在腰间,露出绑满短刀的牛皮束带。.8^4\k/a·n¨s·h`u\.`c/o*m_

十二名苗女褪去银饰,用锅灰涂抹面容,顺着溶洞暗河潜入山腹。她们腰间缠着浸透桐油的棉绳,这是从盐井防火渠里拆来的秘宝。

\"记住龙骨的走向。\"石三妹将火折子贴近岩壁,千年钟乳石的纹路竟与人体经络暗合,这是苗疆采盐人代代相传的《地脉图》。

少女们赤足踏过刺骨寒潭,在岔路口留下淬毒的绣花针作为标记。当暗河出口的月光透进来时,她们正位于清军粮仓的正下方。

寅时三刻,火箭划破夜空。埋伏在三个溶洞出口的义军同时敲响铜鼓,山崖间顿时回荡起万千喊杀声。

周凤山冲出营帐时,只见西面粮仓烈焰冲天,更可怕的是那些飘忽身影,苗女们如鬼魅般在火场穿梭,银镯反光晃得清兵睁不开眼。

\"专杀戴顶子的!\"石三妹旋身避开劈来的腰刀,腕间银镯卡住刀背,短刀已抹过把总咽喉。

她特意换上死去矿工的破袄,清军分不清这些满脸血污的是男是女。

有个骁骑校刚举起鸟铳,就被毒针射中眼窝,针尾系着的红丝线,正来自巡抚衙门赏赐的\"平乱锦旗\"。

当黔军增援部队赶到时,义军早已遁入地下河。

周凤山暴跳如雷地命令追击,却在暗河口遭遇更可怕的杀招,石阿牛带人炸毁了盐井支架,沉积百年的盐雾喷涌而出。?求°?!书D±?帮?ˉ~ *%免o费¥阅?读<

清军吸入带着硫磺味的咸涩空气,顿时咳出带血的盐粒。

那些举着火把冲在前头的,更是被盐雾中的磷火点燃,变成满地打滚的火人。

此役清军折损四百余人,丢失粮草两千石。但石三妹清点人数时,发现十二名夜袭少女只剩九人归来。

最小的阿朵才十四岁,被找到时左手仍死死攥着半截清军辫子,右手的毒针已刺入自己心口。

腊月廿三祭灶日,石三妹在废弃的\"鬼眼井\"举行盟誓。

众人用铁镐凿开井壁盐霜,竟露出天然形成的蟾蜍轮廓。

当三百矿工用三天三夜雕出九尺高的盐晶蟾蜍时,井底突然传来雷鸣,枯竭十年的盐井喷出黑色卤水,将石阿牛手中的龙老九断刀染成青铜色。

\"盐神显灵!\"老盐工跪地痛哭。他们用陶罐接取卤水,发现含盐量竟是寻常盐井的三倍。

消息传到青岩苗寨时,八十岁的鬼师敲碎祖传铜鼓,用鼓皮包裹盐蟾碎片分送各寨。

半月之内,八番六十寨头人齐聚鹰嘴崖,带来的不只是刀枪,更有祖传的《百毒谱》与《地龙经》。

正月初九夜袭镇远府,义军首次动用新式武器,火药混入盐晶碎屑的\"霹雳弹\"。

盐税司衙门的包铁大门被炸开时,石三妹在档案房发现个暗格:裹着黄绸的《盐课黄册》记载着惊人黑幕。

原来贵州盐税实征数额,竟比上报朝廷的多出百万两,这些白银通过\"剿匪捐\"的名目,流进了云贵总督的私库。

石阿牛带人将黄册抄录百份,装入防水的牛膀胱,顺沅江漂流而下。

正月十五元宵夜,当贵阳城隍庙前升起\"盐政清明\"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