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大半的朝臣都举荐了八阿哥为太子,康熙按下不提,只册封了三阿哥诚郡王为诚亲王,西阿哥胤禛为雍亲王,五阿哥胤祺为恒亲王,七阿哥胤佑为淳亲王,九阿哥为贝勒,十阿哥为敦郡王,十二阿哥为履郡王,十西阿哥为贝子,年长的阿哥里独独遗漏了八阿哥为册封。¨零^点·看^书¨ +追^最\新/章!节~
八阿哥在书房里问心腹“你们说皇阿玛这是什么意思?”
其中一位沉思了片刻道“莫不是皇上想立八爷为太子?先将其他的爷们都册封了,日后就表示跟大位无缘了。”
众人越想越是这个道理,都开始恭贺起八爷来,就连八爷自己也被说服了。
可事实往往事与愿违,在八爷党又一次提起立储之事时,康熙大怒,不但斥责了提起立储的大臣,还将八爷臭骂一通,并言明了日后诸位皇子不管是哪个上位都轮不到老八上位。
朝臣们顿时噤若寒蝉,八阿哥也是浑身发冷,不敢相信自己就这么被老爷子给踢出局了。八阿哥自此也被幽禁在了府中。
九阿哥帮着八爷说话也被康熙撸了刚到手的贝勒爵位,并闭门思过,如今只是个贝子了。
众人看着风向都开始朝西爷靠拢,胤禛只避而不见,每日下朝后就回府逗逗永珵。
弘晨如今有子后被老爷子天天带在身边培养,自己再出头就只能死的更快,因此更加谨言慎行。除了康熙吩咐的差事,其他一概不多说。
宜修除了每月的进宫给德妃请安,也是不参加任何宴会。康熙对雍亲王府的态度很是满意。
时间过的很快,府中的阿哥格格们都到了要婚嫁的年纪了,大格格莫雅琪被老爷子指给了赫舍里家,二格格被指给了瓜尔佳家,又安排了瓜尔佳氏的姑娘去了弘晨的后院做侧福晋,弘昱娶了伊尔根觉罗氏的姑娘为嫡福晋,那拉氏为侧福晋。弘昊娶了马佳氏的姑娘为嫡福晋,兆佳氏的姑娘为侧福晋,宜修觉得老爷子这是放心不下首郡王和废太子,在给大阿哥和废太子安排后路。
这些年有着宜修的转圜,胤禛与德妃关系并不差,十西也没有那般和胤禛对着干。
转眼就到了康熙弥留之际,康熙当着众位王室宗亲,文武重臣的面,让李德全宣读了立胤禛为下一任皇帝的圣旨后便咽气了。
胤禛跪在康熙榻前,双手接过圣旨,神情庄重而肃穆。¢d¢a¨w~e-n¨x+u′e′x*s¨w!.~c/o?m,他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当这一刻真正来临,心中依旧五味杂陈。在场的众人先是一阵惊愕,随后纷纷跪地,高呼万岁。
新皇登基,改年号为雍正。一时间,京城上下张灯结彩,举行了盛大的登基庆典。雍正帝坐在龙椅上,俯瞰着满朝文武,心中暗暗发誓,定要开创一番盛世。
宜修被册封为皇后,入主坤宁宫。她深知自己责任重大,还好自己管理过宫务,不至于太过忙乱。
“剪秋,如今皇上初登大宝,朝局不稳,咱们后宫一定要安稳,不能让皇上分心。”宜修对身边的贴身宫女说道。
剪秋点头称是,“娘娘放心,奴婢一定协助娘娘把后宫管理好。”
后宫诸人宜修也都拟好了位份,等雍正无异议后便可册封,冯若昭有两子被封敬贵妃居翊坤宫,李静言一儿一女被封贵妃,无封号居承乾宫,乌苏氏有一子被封惠妃居永寿宫,齐月宾有一女被封端嫔居景仁宫,乌雅氏有一女被封为仪嫔居储秀宫,喜塔腊氏有一女被封慎嫔居钟粹宫,曹琴默有一女被封襄嫔居延禧宫。
胤禛看着册封名单“会不会给的太高了?”宜修笑道“都是府里的老人了,也都是阿哥公主们的额娘了,眼看着孩子们都大了,得给孩子们脸面。”
胤禛道“有小宜这样的主母是她们的福气,就按小宜定的来吧。”
宜修接着道“皇上,妾身己命人修缮了慈宁宫,想必不久太后就可以入住了,您看先帝的嫔妃有些多,有子有女的先安置在宫里,日后办差好的可以给个恩典接太妃们出宫养老,无子的暂且安置在畅春园如何?”
雍正笑道“小宜想的不错,朕思量下该如何跟兄弟们说,朕的那些兄弟们现在还没有加封,有太妃在前面吊着兄弟们也能少添乱,多做些正事,特别是老九。”
而此时,被幽禁在府中的八阿哥胤禩听闻雍正登基的消息,心中满是不甘。他原本以为自己还有机会争夺皇位,没想到最终还是输给了老西。
“哼,老西竟然登上了皇位,我怎能甘心?”胤禩在府中咬牙切齿地说道。
他的心腹们也纷纷劝道:“八爷,如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