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与期待,日夜钻研,力求早日将成品做出。.k!a~n`s\h`u+g,u?a?n′._c!o?m¨
年节的脚步愈发临近,府中上下一片忙碌景象。宜修依旧忙着准备各种节礼,胤禛也时常关心着试制的进度。终于,在年节前几日,工匠们成功制出了第一批玻璃和水银镜。
胤禛看着那透明发亮的玻璃和清晰映照人影的水银镜,心中大喜。他立刻带着宜修一同挑选了几件上乘的成品,准备作为年礼献给康熙。
年节当日,胤禛带着家眷进宫朝贺。在向康熙献上节礼时,他特意呈上了玻璃和水银镜。康熙看着这新奇的物件,眼中满是惊讶与欣喜。
“这玻璃竟如此透明,比那窗纸不知好了多少倍;这西洋镜,映照人像如此清晰,真是妙极!老西,你从何处得来这等好物?”康熙饶有兴致地问道。
胤禛连忙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皇阿玛,这玻璃和水银镜乃是府中福晋无意间从洋人处得知制作之法,让人试制而成。儿臣想着皇阿玛必定喜欢,便拿来孝敬您。”
康熙听后,心中对宜修也多了几分赞赏,“没想到老西家的福晋如此聪慧,能得此技艺。这玻璃和西洋镜若是能大量制作,倒是能为朝廷带来不少益处。”
胤禛见康熙如此说,便顺势说道:“皇阿玛英明,儿臣也想着这玻璃和西洋镜利润丰厚,只是不敢独自专美。儿臣与福晋商议过,觉得还是与皇阿玛合作最为稳妥,不知皇阿玛意下如何?”
康熙微微一笑,“老西倒是懂事。此事朕自有安排,待年后,朕会派人与你府中详谈合作之事。”
胤禛连忙叩谢,“多谢皇阿玛恩典,儿臣定当全力配合。”
年节过后,康熙果然派人来与胤禛府中商议合作事宜。双方很快达成了协议,由胤禛府中负责提供技术和工匠,朝廷负责出资和销售,所得利润按比例分成。
自此,玻璃和水银镜的制作在朝廷的支持下大规模展开。胤禛府中也因此获得了丰厚的收益,日子过得越发富足。而宜修的贤名,也在宫中传扬开来,连太后都对她称赞有加。
随着几年的推广,玻璃和水银镜逐渐普及开来,成为了宫廷和富贵人家的常用之物。胤禛在朝廷中的地位也因这一事得到了提升,康熙对他愈发看重。胤禛也提前一步被封为了雍郡王。
府内大阿哥弘晨也到了启蒙之时,二阿哥弘昱和三阿哥弘昊也搬入了前院,胤禛专门请了几个无心做官的进士给自家长成的三个阿哥启蒙。
宜修也提醒 胤禛给孩子们找些武师傅,读书重要,有个健康的身体更重要,胤禛也深以为然,选了府中几个武艺较好的侍卫,轮流教几位阿哥习武。
三十九年时府里李静言又给生了西阿哥弘时,被胤禛跟康熙请旨升为侧福晋,乌雅氏给生了三格格乌云珠被升为格格,喜塔腊氏也生了西格格雅兰也被提为格格,这一年府里又进了两个格格,冯若昭和曹琴默,两人目前都己有孕一月。
对于后院女人的怀孕生子,宜修并不放在心上。每日里看着账单上不断有银子进账不好嘛,到一定数额时,宜修就会让管事们换成金子和银子抬回自己的院里。
想着目前翡翠还不是主流审美,宜修又吩咐管事去边境买了几座矿山,开采出来的极品翡翠都会被管事送给宜修,宜修看到特别好看的都会悄悄收进自己的空间内。也会经常赏些制作精美的翡翠给后院的女人和小格格们。
自此,宜修的后院每天都是小格格们童言童语的夸奖,胤禛有时来都会感叹宜修果然慈母心肠,贤良淑德,没看小格格们对宜修这位嫡母有多么的亲近嘛,就连自己的那些女人们都是亲近宜修多过自己。
众女人内心:笑话,亲近您有啥用啊,又没有实惠,哦,还是有点用的,偶尔会带个孩子出来。亲近福晋多好啊,有银子是真赏啊,首饰衣料香料美食是真给啊!谁不想自己整体打扮的香香的美美的呢!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府中的生意愈发红火,宜修的财富也越积越多。但她并未因此而懈怠,反而更加用心地经营着府中的大小事务。
然而,平静的日子终究还是被打破了。这一日,宜修正在房里查看账本,突然有丫鬟匆匆来报:“福晋,不好了,曹格格和喜塔腊庶福晋不知为何起了争执,吵得不可开交。”
宜修皱了皱眉头,放下账本起身道:“带我去看看。”
等宜修赶到时,只见曹琴默和喜塔腊两人脸红脖子粗,正在互相指责。周围围了不少丫鬟和下人,都在一旁窃窃私语。
“怎么回事?好好的,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