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臣主张的,如何称得上公论?”
“再说,能代表天下人的是朕,只有朕才有资格说公论起来!”
雍正冷声回答起来。′三,叶*屋+ ^免·费¢阅.读+
保泰看了一眼老八,见老八一直沉默,只得自己继续问着雍正:“皇上四哥,您真想逼八旗贵族跟您鱼死网破吗?!”
雍正冷笑:“听你这意思,朕不听你们的,他们要反?”
“至少,很多忠臣,会宁为祖宗的社稷死,也不会让祖宗的社稷亡在新君之手!”
保泰沉声回道。
弘历在后面见此不禁微微一叹。
“爱新觉罗·保泰!”
雍正这里也突然厉喝了一声。
“别以为先帝宽纵你,朕也会宽纵你,还有,你也少拿这些话来吓唬朕!朕什么吓唬话没听过,还能被你的话给吓跑了胆?”
“朕给你们机会,你们现在就可以走,去号召你们的人,来一次清君侧!”
雍正指着保泰,一脸怒容。
老八这时见保泰如此硬刚雍正,倒是颇为欣赏,但同时,他心里更加地难受,他难受支持他的人还是太少。
一时,老八不禁看向了老七和老十二:“七哥,十二弟,难道你们还不如堂弟保泰吗?”
“西北塘报到!”
这时,外面传来了领侍卫内大臣马尔赛的声音。
雍正立即看了过来。
老八也没再说话。
老七也就闭上了要说话解释的嘴。
老十二则还继续打着盹的。
“禀万岁爷,西北大胜!”
“年羹尧奏,岳钟琪部兵至青海,擒阿尔布坦温布等三虏,成功师抵贼巢,罗卜藏丹津遁,获其母阿尔泰喀屯,青海乱贼已平。”
当马尔赛奏后且将急递塘报送到雍正手里时,在场的议政王大臣们皆振奋不已。
连一直打盹的老十二都睁开了眼。
老七也在这时不由得主动对他说:“总算是平了啊!”
“是啊,可以过安生日子了。”
老十二笑着回了一句。
雍正这时也在看了塘报后,喜笑颜开起来:“西北青海的这场叛乱总算平了,大军可以撤回一批了。”
说着。
雍正看向老七和老十二:“七弟,十二弟,老八刚才问你们的话,你们回他一下,说说你们的看法。”
“臣弟看法自然跟皇上四哥您是一样的,您说他不该封爵,那他肯定不该封爵。”
老七笑着说回了一句。
老十二也跟着颔首:“是啊,弘时的秉性,我们也有所耳闻,平时是如四哥所言,轻率了些,过早封爵的确不好。”
“是啊,弘时还需历练,不比弘皙、弘历这些明白,连先帝都夸赞过的人,过早封爵的确不好。”
“没错,这对弘时是好事,是做汗阿玛的良苦用心。”
……
其他中间派议政王大臣都跟着附和起来。
没办法。
年羹尧统领的大兵已经大胜。
而这些大兵以汉军绿营为主。
这些汉军绿营内心里自然不认什么八旗的亲王贝勒,更不认什么士绅,只认钱。
而大清最能调动财力的就是皇帝本人。
所以,现在青海平定,就意味着皇帝有了生力军,而不怕八旗贵族内乱,可以迅速联合绿营兵,铲除异己。
等于皇帝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自然,中间派,只想当日子党的议政王大臣,也就不好再沉默了,也得有个态度了。
毕竟在皇帝有绝对实力的时候,沉默也会被皇帝视为一种不支持自己的态度。
雍正见老七、老十二等中间派也不敢再中立了,也很是满意。
而弘历也不禁感叹,年羹尧这奏报是来得真及时,让雍正更加有底气压制议政诸王大臣了。
“满都护、保泰、苏努,你们也还要坚持给弘时封爵吗?”
雍正这时又问起一直没有说话的满都护、保泰、苏努三人来。
满都护这时开了口:“臣糊涂,对礼法认识不深,弘时当不当封爵,在君父,不在臣等!”
满都护随后就跪了下来:“臣请皇上治罪!”
雍正满意地点了点头。
保泰和苏努倒是一直没有说话。
雍正也一直看着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