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九年,九月二十五。_第′一·墈\书?旺. ·首+发^
这是长安城各大商户正式向百姓销售精盐的大好日子,收到消息的长安百姓天一亮就出门了,纷纷来到了所在坊的精盐销售商铺外面等候购买。
这一天,长安城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温暖的阳光照在人们身上,驱散了清晨的凉意。
永阳坊,长安城西一座普通百姓聚集的坊,此时的苏记精盐铺前,一大早就聚集了许多前来购买精盐的百姓。
这人一多自然就热闹,百姓们三五成群议论纷纷,所谈论的话题也大都与精盐有关。
“俺听说这用精盐煮出来的菜,那味道鲜得很,不像咱们之前吃的粗盐,总有股子怪味道。”
一个身着粗布麻衣的中年汉子,手里攥着几枚铜钱,眼中满是期待,扯着嗓子对身旁的老叟说道。
老叟闻言微微颔首,“我还听说这精盐可是张大人用了新法子提炼出来的,工序老繁杂了,可是费了一番大功夫。”
“是啊!张大人可是我大唐的少年圣贤,年仅十三岁就倍受陛下信任,还为我们普通老百姓提炼出了没有苦涩味的精盐,真是太了不起了。”
“那是,我听说张大人出身高陵县张家庄,当官之前和咱们一样也是农民,是咱们农家子弟的骄傲。”
“不错,我还听说张大人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到咱们大唐,是专门来帮助咱们普通老百姓改善生活的。′d-u¨s_h,u′8/8..\c?o′m_”
“……”
说起张毅,百姓们一下就打开了话题,冲着张毅就是一阵猛夸,什么好听说什么,但凡是夸人的话都往他身上招呼。
热闹的人群里,一位年轻的妇人抱着孩子,脸上带着几分担忧,“这精盐虽说好,可价钱会不会贵得离谱啊?也不知道咱们这些寻常百姓吃不吃的起?”
一个书生打扮的中年人听闻,立即开口说道:“这位娘子不必担心,盐政监己经贴出了告示,长安城的精盐一斗只卖二十二文,一斤盐也就两文钱,咱们所有人都能买的起。”
年轻妇人听闻,脸上的忧虑顿时消散,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原来是这样啊,两文钱倒也在咱们的承受范围之内,那可得买上一些回去尝尝。”
周围的百姓们一听这价格,也都纷纷点头,原本因为价格而悬着的心彻底落了地,人群又热闹起来了,大家讨论着一会儿买多少盐合适,是先买个两三斤尝尝鲜,还是索性多囤一些。
忽然,苏记精盐铺的大门缓缓打开,几个身着统一服饰的伙计将一桶桶的精盐从盐铺里面搬了出来,阳光照在雪白的盐粒上,折射出细碎的光芒。
百姓们的目光瞬间被吸引了过去,原本就嘈杂的队伍,此刻更是骚动起来,大家不自觉地往前挤,都想快点买到这新奇的精盐。?齐′盛`暁_税_旺′ /冕-废?岳~黩/
伙计们刚把木桶放稳,便有一位身着长衫的中年男子从商铺里走了出来,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各位永阳坊的父老乡亲们,今天是我苏记精盐铺首次对外售卖精盐的大好日子,请大家自觉的排好队,依次上前购买。”
中年男子话音刚落,热闹的人群瞬间涌动起来,在一旁维持秩序的衙役赶忙大声呼喊:“大家伙莫要拥挤,精盐有的是,你们每一个人都能买到。”
排在最前面的中年汉子早己按捺不住,第一个冲上前去,将手中紧攥的铜钱递了过去,“给我来五斤!”
盐铺伙计手脚麻利的称重、装袋,一脸笑意着说道:“好嘞!客官拿好!您回去用这精盐做菜,保准您全家人都夸您有眼光。”
中年汉子立即伸手接过盐袋,满心欢喜,小心翼翼地将其抱在怀里,仿佛得到了世间最珍贵的宝贝。
后方排队的百姓们依次向前,有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颤颤巍巍的向伙计递上了铜钱,声音略带颤抖的说道:“给我来两斤就行,我老太婆就想尝尝这新盐啥味儿。”
伙计微笑着应下,动作轻柔地为她装好盐,还贴心的嘱咐道:“老人家,您慢走,拿稳咯!”
老妇人接过盐,嘴里不停地念叨着,“现如今咱老百姓还能吃上这么好的盐,这日子真是越过越好咯!”
一个二十岁左右的白衣青年见轮到自己,迫不及待地递上铜钱:“给我来一斗精盐!”
伙计麻溜地用秤称盐、装袋,动作娴熟。
拿到精盐的白衣青年,小心翼翼地捧着,像是捧着什么稀世珍宝,脸上堆满了笑容。
白衣青年一走,后面的百姓见状,纷纷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