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提起朱允炆衣襟,眼中闪过一丝怒火:
“这一巴掌,是替我逝去的大哥惩戒你!”
“削藩没错,可你逼得我们这些你父亲的兄弟形同陌路。,卡-卡.小_说¢网/ ,追*最?新¨章?节,这一巴掌,也算替大哥教教你!”
提及往事,朱棣心中更添愤懑。
朱棣毫不客气地甩了朱允炆一个耳光,接着说道:
“你别以为这皇位是我的,其实是太祖留下来的。不管你承不承认,我现在就是皇帝,你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
“我们今天好言相劝,全因太祖的情面。你在这儿犹豫不决,像个妇人似的,根本不像我们朱家的人!”
说完,朱棣将朱允炆放下。
这一幕让李武和朱允炆都始料未及,谁也没想到这位二爷如此暴躁,上来就动手。
此刻的朱允炆已经是反贼身份,难道朱棣不怕他会反抗?
另一边,李武对朱棣的表现微微点头,心中升起几分敬意。果然是被称为永乐大帝的朱棣,三言两语便化解了难题。
朱允炆此刻陷入迷茫,他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夺回皇位。他想**确实是为了向朱元璋和朱棣证明自己。
但朱棣根本不按常理出牌,一巴掌就让朱允炆不知所措。
朱棣毫不掩饰自己抢走侄子皇位的态度,明确表示皇位来自太祖朱元璋,与朱允炆无关。
他给朱允炆两巴掌是从长辈立场出发,并非以皇帝身份。
朱棣发泄完情绪后,转身对李武温和一笑:"一时冲动,请莫见怪。"
李武嘴角微动,这几天只顾着对付朱允炆,却忘了老朱家这几人都非等闲之辈,即便没有自己,朱棣也能轻易解决问题。经此一番,朱允炆面前只剩两条路:要么誓死不降,要么乖乖臣服。
朱棣可不是善茬,若不是有朱元璋阻拦,仅凭朱允炆之前的行为,朱棣早就不会让他离开南京。
朱棣摆明了态度,虽自称长辈,但也不会手下留情。
两个耳光就把这个叛逆的小子打得服服帖帖。
朱允炆捂着脸无奈叹息,含糊其辞地说道:
朱允炆终于明白自己并不适合做皇帝,主动将皇位让给二叔朱棣。
长叹一声,靠墙坐下,整个人仿佛失去了所有力气。往日的威严早已消散无踪,此刻的他更像一个无助的普通人。
若有人此刻见到朱允炆,或许会以为是个落魄的**。放下心中重担,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他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朱棣看着侄儿这副模样,轻轻点头。以长辈的口吻叮嘱道:"今后好好生活吧。"
忽然想起什么,朱棣眼中闪过一丝歉意:"母后会按皇室规格厚葬,入葬祖陵。"
朱允炆满脸浮肿,闻言眼眶泛红,声音沙哑地道谢:"二叔……谢谢您。"
朱棣出手毫不留情,朱允炆半个脸已肿得无法言语。然而此刻,他感受到的不是痛楚,而是浓浓的亲情。
朱棣向李武行礼,恳求对方带朱允炆远走,让他平安终老。李武并未直接回应,反问朱棣自身打算。
若朱允炆突然失踪,身处敌营的朱棣自身也难保。朱棣却笑着宽慰李武,那些叛军已不足为患,他自有应对之策。
模样全无。
李武略一点头,未再多言。
随即如提小鸡般提起朱允炆,自窗口跃出。
一手结印,御风与招云之术齐发,瞬时快若疾风。
转眼间,已在庭院之外。
朱允炆一时恍惚。
猛然发现身旁竟有白云一朵,惊惧之下,浑身颤抖。
李武皱眉,速度更增。
夜色浓重,地面昏暗,空中又无参照,朱允炆耳畔尽是呼啸破空声。
尚未反应,声响骤停。
李武御风落地。
对朱允炆,李武并无耐心。′z¨h′a~o-x^s·.?n\e/t`
砰的一声,朱允炆本就浮肿的脸重重撞地。
对此,朱允炆毫不在意,从李武的术法中已知差距。
李武道行似仙,若此时找麻烦,不如早前宁死不屈,至少能保几分尊严。
朱允炆拍拍尘土,站起环顾。
仔细观察四周,向李武询问:
“敢问先生,此乃何处?”
李武不答,引路前行,前方现出繁华城池。
“荆州,原欲送你至江南。”
“但江南识你者众,荆州则少有人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