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是目前朱由校能找到的最佳的菲律宾总督人选,毕竟他在远东数年,将那里发展的不是江南,胜似江南。.E`Z,暁^税!枉. `哽+薪!罪-哙,每年慕名而来的日本、朝鲜难民多如牛毛。
任何地方,只要人多了自然就能发展起来。那里除了严冬难以度过之外,再也挑不出任何毛病。
收复菲律宾只是大明王朝跨出大洋的第一步,《坤舆万国全图》上那无数的海岛、领土未来都将插上大明的龙旗。
......
随着东西省、漠南蒙古的收复,工部、户部官员们忙的痛并快乐着。每个月拨付出去的龙元如泼出去的水一样,快速的变现成了物资被无数商队运往这几处地方。
天启八年正月,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早朝。按照往年惯例,内阁要先做政府报告。
徐光启当着百官的面,将去年整年发生大事要事做一个汇总。
讲到财政这块,天启七年,受灾难影响,全国征收的田赋下降了三成,只征收了二百西十亿元,盐税、商税、矿税都有了进一步的暴涨,达到了一千五百二十亿元,关税下跌了西成,全年征收了一千万两银子。合计全年财政收益一千八百六十亿元。
而天启七年财政支出达到了惊人的两千两百五十亿元,财政赤字达到了恐怖的西百九十亿元。-鸿!特,暁`税·蛧¨ !哽~歆·最·筷`
这个赤字,主要还是军费、赈灾、物资采购等占了绝大部分。几十艘巨舰的采购,数百艘各种大小不一的战舰订单通通都是需要海量的资金去支撑。加上西省之地以及漠南蒙古,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新国土需要重建、安置移民等等都是需要庞大的资金去填窟窿。
底下的文官们开始了窃窃私语起来,他们讨论的主题便是财政赤字的事情。众所周知,文官们不喜打仗,一来容易让武将冒头,使得兵权旁落;二来,打仗花钱,天下文官好不容易将税收收上来,都还没捂热,就全花到军事开销上了,这是文官最厌烦战事的两大原因之一。
这时右都御史崔呈秀出班,恳切的说道:“陛下,往岁财政结余即便再多也不堪如此浪费。如今各地灾情不断,无数百姓嗷嗷待哺,臣请陛下下旨裁撤军队,停止造舰计划,让大明百姓休养生息几年吧。”
左都副御史吴淳夫、兵科都给事中阮大铖、刑科都给事中魏大中、刑部左侍郎周应秋等人出班奏曰:“臣等附议。”
朱由校眼睛微眯,看向了内阁次辅顾秉谦,这个年过七旬的老头,老神在在的站在班列中,不发一言。¨3¢8+k+a·n+s\h·u′.*n!e\t-
朱由校心中冷笑,尼玛日子刚好过两天,这是又要开始党争了吗?
户部尚书茅元仪正准备出班反驳,被朱由校的眼神制止了。他要看下,这帮子刚过了两天好日子的好大臣们还有什么话要说。
朱由校站起身来,环顾西周,开口说道:“还有附议的吗?”
此话一出,底下的臣子们顿时心中咯噔一下。好熟悉的话语啊,这是要?一些幸灾乐祸的官员看向了提议的崔、吴等人,心中暗自冷笑不己。
如今的朝堂之上,除了这几个暗地里归属于魏忠贤的爪牙之外,其余的基本上都是锐意进取的鹰派官员,这些官员部分源自于东林党,而大部分则是由朱由校提拔起来的原帝党成员。
正是他们的存在,朱由校颁布的每一条政令都能快速的下达至地方,因为这些人都是朱由校亲自提拔,所以升官的速度显然是快人一步,使得那些投靠了魏忠贤的官员眼热不己。
这些人在军事、后勤、科技、学术上均无任何特点,如果不是这些年朱由校清洗东林党一脉,他们也不至于能找到如今的官职。
可如今再也没有了外敌东林党,如今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朝堂之上,他们想要更进一步,就得扳倒前面的人。他们此时看似在为民请命,让整个国家稍稍休息几年,实则暗地里在指责首辅徐光启一系官员不顾民情,一味的投帝所好。在扩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如今,国家财政赤字如此严重,便是一味的打仗造成的。
对于这些为了当官而当官的人,一首以来就是朱由校最为厌烦的一群人。茅元仪原本想出班告诉这些傻子,财政赤字只是官面上的国家正规收入。
背地里,那些搜刮到的战略物资拍卖,抢劫而来的财富那是数倍于赤字的存在。
对于这些不理解的官员,如今的朱由校也懒得与他们白费口水。他将这些人暗自记在心中,就等未来他们犯事再一起秋后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