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嗤一声,周瑾开玩笑地说:“高小姐有些输不起哦,你的意思是旁的姑娘皆不如你,若是超过你了便是作弊?小姑娘有自信是好事,也该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可不能为了虚荣说大话哦。.d~i\n·g^d?i_a*n/k′a.n.s¨h!u~.~c+o*m¨”把话又还了回去。
旁的贵女听到这话也有些不舒服,高霜尽平日里便是仗着有些才情高傲得很,总是高高在上的样子,果然她打心眼里是觉得旁人都不如她。
于是也出现了一些幸灾乐祸的声音。
“原来只能自己出风头,别人不行啊,这可真霸道。”
“平日里看起来挺清高的,怎么还耍赖呢?”
“周姑娘的诗比她不知强了多少,这才女的名头要换人咯。”
......
高夫人瞧着女儿脸色愈发难看,心下对这凭空出现的周瑾很是不喜,于是出声帮腔:“既是知道要赏菊,提前准备好也是人之常情,没什么好不承认的。”
周瑾都听乐了,就一定把她踩下去呗,哇了一声故作感叹:“高夫人与高小姐可真是一家人。”
旁人也都瞧着她们窃窃私语。
高霜尽向来是贵女中的楷模,只听过赞扬之声,何曾受过如此屈辱,顿时怒气上头,恨恨道:“你的意思是未曾找人润笔,那你可敢再与我比试一番?”
周瑾毫不心虚,她确实没找人润笔,她直接背的,语气坦然道:“有何不可?”
倒是高夫人瞧她丝毫不虚的样子心底有些嘀咕,难道真是个有大才的?按下心中疑窦,出声道:“既如此,便请刘侧妃出题吧。+s·o_u.k/a?n¢s/h~u¨.?c+o!m?”
周瑾顺着她的视线望去,正是刚刚一直针对自己的夫人,原是齐王侧妃。可她们今天第一次见面,这敌意从何而来?
刘侧妃也不推辞,拔下头上的玉钗,笑道:“那便以此钗为题如何?”
有人认了出来,问道:“莫不是王爷所赠的三生缠枝钗?”刘侧妃微微颔首,淡笑不语。
夫人们闻弦知意,纷纷夸着齐王深情。周瑾皱眉,这侧妃可真不是个安分的角色。
既然王妃厚道,那自己便做不得那忘恩负义之人,想让她歌颂齐王与她的爱情,下辈子吧。
周瑾心思微动,有了主意。
没多久,高霜尽率先停笔,刘侧妃过目后露出满意之色。
纸上写着:“一支碧玉钗头凤,代君度过夜寒深。”
六百六十六,演都不演了,王爷以玉钗送她,代替自己与她度过漫漫长夜,王妃反成了那棒打鸳鸯的恶人。?5/2.m+i¨a*n?h?u^a+t^a+n_g·.\c¨o-m/
周瑾落了笔,平静道:“我也好了。”有心急的夫人接过去,扫过后露出古怪之色。高夫人见状忍不住凑过去,得意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怎的一个个不发一言?写成了什么样,念给我听听。”刘侧妃示意侍女去读。
“宁为玉碎金瓯裂,不教山河缺半分。”
“放肆!”刘侧妃铁青着脸,“你怎敢如此咒王爷与我?”
周瑾满脸无辜:“民女不敢,此句是赞如玉般高洁之人,君子的家国大义,万扯不上王爷与侧妃。”是扯不上,但一个玉碎就够她闹心了。
平心而论这句诗也算不上出彩,可谁让周瑾提了国家呢,若是判高霜尽更胜一筹,岂不是说家国大义还比不上一个侧妃与王爷的情情爱爱,谁敢?
果然不管心里如何想,夫人们纷纷赞周瑾格局大,理应胜出。
高霜尽这回颜面全扫,觉得贵女们都在看她笑话,摇摇晃晃看着竟有些站不稳。
高夫人扶住女儿,面容阴沉,却仍扯出一抹笑道:“小霜昨日感了风寒,今日有些身体不适,我先带她回去,改日再聚。”说罢带着女儿匆匆走远,临了给了周瑾一丝阴毒的眼风。
众人也未戳穿她的找补,做人留一线。唯有刘侧妃瞧着周瑾,语气中的讥诮不加掩饰:“周姑娘可真是巧言令色,怪不得能得王妃喜爱,只是这等取巧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好自为之。”
周瑾开心道:“多谢侧妃夸奖,我会更加努力哒!”
一拳打在棉花上,刘侧妃讨了个没趣,便称自己有些累了,回了房。
之后的午宴也未见她露面。周瑾从段华忆口中得知,刘侧妃名刘婉,她哥哥为救王爷而丧生,救命之恩以身相许,所以王爷便纳了她。
平民出身能当上侧妃已是烧了高香,刘婉却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