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他。”
宁翼需要学习语言,身处的环境越复杂,对机器的性能要求高,中端机更适合。
幸好秦致知对此比较了解,帮宁安选择的机构和验配师都不错。
最终机型选择可以控制在八千左右。
秦致知觉得性价比不错,看着宁安犹豫的样子,心想若是困难,她可以填补不足的部分。
“这款吧!”
宁安选择了一款偏高端的机型,这款多出两个功能,却要两万多。
秦致知诧异地看了宁安一眼,但没有多嘴。
完全超出宁安的预算。
幸好昨日季助理将这个月的薪水打到宁安的账户里,再加上这个月在mu的提成,宁安才不至于连这份钱都掏不出来。
得知现在就有机器的那刻,宁安突然觉得过去的辛苦都不算什么。
试配时,宁安紧张地看着宁翼。
如果宁翼依旧抗拒怎么办?
秦致知却很乐观,“上一次试配时他太小,我们要相信小翼。”
从一个星期前宁安就为此事不断跟宁翼交流,秦致知也给宁翼看自己的耳蜗,不断鼓励他戴上助听器,通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后就能像她一样说话。
“小翼不想听听爸爸的声音吗?”
“小翼爸爸的声音很好听,而且会跟小翼讲很多很多的故事。”
大约这类鼓励的话起了作用。
宁翼同意佩戴助听器。
“开机后第一道声音不会太大,但是孩子第一次听见可能会吓一跳,你们尽量安抚他。”
宁安从身后搂住宁翼,开机后听到第一道声音的宁翼没有被吓到,他回头看了眼宁安,得到很棒的手势,又回过头。
宁安跟秦致知互相看了一眼,齐齐松开一口气。
调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宁翼不再像过去那样抗拒,但也不表示他会配合。
宁安和秦致知需要不断询问,他才会反馈听到的声音大小和舒适度,刚开机的听损患者很容易出现佩戴一段时间后,因为觉得不舒服而拒绝佩戴的情况。
听音环境越复杂,不愿意佩戴的比例越高。
中途几次,宁翼大约觉得助听器带来的声音很嘈杂,想要摘掉,又在宁安和秦致知的不断安抚下坚持下来。
“他现在没有声音概念,接受到所有声源对他来说都是无意义的噪音,先不要着急,每天佩戴几个小时,先让他适应有声音的环境,然后再配合康复训练增加时间。”
三人在机构待了一个下午,宁翼勉强接受耳朵上多出来的一个小机器,他依旧不习惯,时不时就摸一摸。
宁安就耐心地告诉他,“这是小翼的新耳朵,我们一起适应它,时间久了它就会像小翼的鼻子眼睛一样舒服。”
三人走出机构已经是傍晚。
金市笼罩在一片红色的夕阳里。
宁翼看着在天空飞来飞去的鸟。
秦致知询问起康复训练的事情。
“一三五听训,二四六做康复。”这样宁翼在秦家待的时间就会减少,两位教授不会那么辛苦。
秦致知望着宁安,目光柔和,“哥,我父母很喜欢小翼,你不用感到负担。”
她也出身于蒲公英,很能体会宁安不想给人添麻烦的心理。
她刚刚进入秦家时很不习惯,总是很早起来,担心睡晚了会惹人讨厌,还会把所有活都抢过来做,直到陈教授拦住她,她告诉秦致知,他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但父母跟孩子之间不是这样相处的。
家是最后的港湾,如果不能睡懒觉,不能撒娇,不能偷懒,又怎么能叫家呢!
宁安已经不像开始那般见外,“我知道的,致知,谢谢你。”
年轻的女孩脸上拂过一层红晕,她赶紧转移话题,“哥,你的钱还够吗?”
宁安顿了顿,“够的,你放心好了。”
只是想到蒲公英的债务问题,宁安的眉间又锁上愁云。
“对了,上周我去探望了高妈妈和孩子们。”秦致知欲言又止。
果然她也知道蒲公英的近况不容乐观,“其实我可以贷款,我去查了各个平台的信用,好像能贷的额度还不低。”
宁安吓一跳,没想到秦致知这么个小女孩居然敢去贷款。
“但是高妈妈好凶,我刚提了一下就被她骂得半死。”
宁安笑得勉强,“你别乱来,贷款的利息不低,你刚工作薪水不是特别高,先把自己过好。”
秦致知撇撇嘴,“你怎么跟高妈妈说一样的话,蒲公英只是短时间周转不开,我把钱贷出来给高妈妈应急,等周转开我再还回去,也就几个月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