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朝政之事
沈太师唔了一声,看表情是舒心的,这个女儿不错,懂得关心他。
沈荷趁他喝茶的间隙,瞄了一眼他所写的,原来是一封奏章,是关于范阳私纳北周宗室之女、故意下毒谋害战马、有通敌卖国之嫌,要全家抄斩的处理。
“父亲,这范家犯了什么事,要您来处理?”沈荷装着什么都不知道。
沈太师知道她瞄到了自己这份奏章,平日他并不多说朝廷政务,此时心情好,放下茶杯说:“这范进啊,给儿子范阳拖累了,范阳居然私下纳妾,纳妾就纳妾吧,偏生这个妾室来路不明,据京兆尹查明是北周宗室之女,潜入京城内偷取情报,还接着范阳把毒带进马场,差点毁掉整个马场的战马,此事非同小可……”
沈荷心头一紧,忙问:“后来呢?”
“当时父亲在大殿,与皇上商议着户政问题,范进就带着五花大绑的范阳进来,一进来就喊罪该万死,事发突然,皇上仔细询问了半天才知道缘由,还没发火,京兆尹刘大人和信王便上殿了,就是为范阳而来。当时大殿上好不热闹,大臣们得知道此事,分成两派,一派认为范阳蒙在鼓里,并不知情,念在范进大义灭亲的份上,从轻发落,另一派则认为范进教子无方,违背朝廷律例,纳敌国宗室之女为妾,引狼入室,必须严惩。众说纷纭的时候,突然间有个跟范进不对头的大臣,要求立刻处死范阳,革除范进兵部尚书一职,范家十五以上男丁全部抄斩,其余流放岭南。”
沈太师说的版本,跟沈荷预测的差不多。她佯作震惊,说:“全家抄斩是重了,可谁让范阳通敌卖国,该杀。”
沈太师白她一眼道:“朝中之事,千丝万缕,牵一发而动全身,岂是你这女子所能明白的?”
沈荷脸显愧色道:“父亲说得对,是女儿幼稚肤浅了。”
沈太师也许是觉得沈荷不晓朝中之事,说来不是泄露朝政机密,便继续说:“范进是兵部尚书,掌管着军队调动之权,如果他被抄斩,引起的震动有多大可想而知,而仅仅因为范阳纳了一个敌国宗室之女为妾就满门抄斩,这会寒了臣子之心。当时信王力及一众大臣力主严惩,与范进关系好的一派就希望从轻发落,最后赵王出来说话……”
“他为范阳求情吗?”
“不,他只是说,这个香浮,据他查实,虽然是北周宗室之女,却是周宣帝一脉,周宣帝已经被杀,景帝上位,此女才会从北周逃出来,潜入我大齐京城,眼见我大齐与北周景帝和谈,就试图制造麻烦,挑拨齐周两国关系。他恳请皇上明察秋毫,切勿中了对方计谋,斩杀了国之重臣,引起内部不稳,有可能北周看到大齐内部不稳,会起兵大举进攻。”
沈荷听得点头,陆玄溟果然看得深远,分析利弊,一下子就把范进他们从事件的旋涡中摘出来。
“那皇上如何处理?”
“皇上思虑再三,革除范阳御马职务,范进管教不力,罚没一年俸禄,并写忏悔书,通晓朝廷。为父如今整理的正是今日朝廷范进一事,以做事后总结,防范同类事情发生。”
范阳革职,其父只是罚没一年俸禄,并写忏悔书,这些处罚,相对原先的通敌卖国、抄家斩首之罪,可轻得多了,相当于鞭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父亲,那信王殿下就此罢休吗?”陆玄礼谋划了此事很久,瞄准兵部尚书职位,怎么可能就此放过范家?
沈太师说:“信王当然不服气,说赵王和范阳关系亲密,有包庇之嫌。赵王反说信王针对他,想把他手中军队抢走,以巩固他的势力,想争夺太子之位。”
沈荷听见咋舌,虽然知晓对方是想争夺太子,但是张口说出来,揭穿对方心思,置对方于被动,陆玄溟玩得一手好计谋啊。
“父亲,那皇上的看法呢?”
沈太师看见沈荷就像一个小听众,托着腮听得入神,一时兴之所至,就继续说:“皇上看见两人吵架了,很生气,发了一通火,说没想到兄弟俩居然为太子之位争个你死我活,丝毫不念手足之情,罚两人回府面壁思过,十日内非召见不得进宫。”
两人一并惩罚,无分彼此,以示皇上的公正。但实际上,信王最吃亏,本来整件事情是他筹划,结果却不是他所想要的,最后还被罚于府中面壁思过,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沈荷禁不住轻笑出来,沈太师诧异,瞪她一眼:“好笑吗?”
沈荷立刻端正脸色说:“不好笑,只是女儿听了也不明白,很伤脑筋。还是父亲厉害处理得游刃有余。”
沈太师瞧着沈荷的反应,心里轻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