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坐着马车,时间也一分都不能少。尽管心里这么想,面上却不敢表现出丝毫懈怠。“祖父,孙儿遵命!”他立刻跟着传旨的公公进了宫。
朱允熥的身影远去后,朱允炆站在原地,脸上的笑容渐渐僵硬,和蔼的表情被一股寒意取代,目光中透出冷冽的杀机。片刻之后,他也转身离开,步伐由缓至急,很快消失不见。
走在通往皇宫的路上,朱允熥暗自思忖,老朱这次召见,大概是要问他的治国之策。只是他不知该如何回答。作为一个现代人,他自然清楚正确答案,但过于超前的思想往往与时代格格不入,老朱未必能接受。如何让老朱认同自己的观点才是关键。
“启禀陛下,三皇孙已到。”通报声响起,朱允熥迈步入内。
这是一处普通的小院,院中有凉亭,还有片菜地。此刻的老朱,光着膀子,拿着锄头正在翻地,周围站着一圈宫女太监。
朱允熥看到这一幕,有些愣神。没想到皇帝陛下日理万机,连批阅奏章都忙不过来,居然还有闲情逸致在宫里种菜。
“熥儿,来的正是时候,我也挖累了,你来帮帮忙。”老朱擦了擦额头的汗,气喘吁吁地说。
朱允熥走上前,接过锄头开始挖地。正值青春年少,体力旺盛,他挥锄的动作比老朱利索许多。
“年纪大了,力气远不及从前啊!熥儿,你比我挖得快多了。”
“皇祖父身子骨硬朗得很。”朱允熥一边翻土,一边说道:“各司其职,各行其道。”
“皇祖父乃天子,掌管天下,这挖土之事,哪用得着亲自动手呢?”
“你哪里明白?”朱元璋摇头。
“从书本上学来的总归浅薄,真知灼见唯有亲身实践。”
“鼓励耕织,这是国家的大事。”
“身为天子,要体会民间疾苦,就得亲身去做。”
“不亲自挖土种田,怎能知晓百姓的生活?”
朱允熥笑着点头:“皇祖父说得很对。”
这片土地面积不大,没多久就被他翻完一遍。
“来,喝茶休息。”
朱元璋亲自端茶递过去,还拿了毛巾为他擦汗。
“多谢皇祖父!”
朱允熥忙答道。
他也确实累了,喝了几口茶后,靠在亭边的椅子上喘气。
“熥儿,翻土感觉如何?”
朱元璋笑着问。
“累!”
朱允熥只吐出一个字。
朱元璋又道:“若把这块地交给你种菜,你觉得能胜过老农吗?”
朱允熥摇摇头:“不行。”
他补充说:“老农一辈子种地,我没有经验,初次种菜,肯定比不上老农。”
“这就对了嘛!”
朱元璋笑着问:“既然如此,为何你从未管理过天下,也不了解朝政,却觉得自己能胜任呢?”
朱允熥一时哑然。
朱元璋并未看他,而是望向远处的落日,语气温和。
“种一块地,你知道自己没种过,自然知道自己做得不如老农好。”
“治理天下,你从未尝试过,却自信满满,认为自己能承担重任。”
“难道你觉得治理天下比种地简单得多吗?”
“若是这样,那朝廷何必通过科举选拔人才呢?”
“随便找些人做官,不就行了?”
朱允熥坐正身子,看向朱元璋,张口欲言,却最终咽了回去。
朱元璋转头看他,笑道:“你进宫的时候,一定以为我会问你治国之道,考察你若登基称帝,该如何治理天下吧?”
朱允熥脸色微红。
这话确实是他的内心所想。
今天在百官面前提出要求继承皇太孙之位,虽然老朱没有答应,但也未加斥责。
某种程度上,这已经是种态度了。
此刻被召入宫,自然是要进一步询问治国之道。
对此,朱允熥早就在路上想了很多,做好了准备。
他想努力说服老朱。
却不料,老朱根本没提这事。
“皇爷爷,没有经验并不代表完全不行。”
“诸葛亮出山前,哪有什么治国经验,不也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面吗?”
朱允熥反驳道:“只要给我一次机会,我种地肯定不如老农。”
“但我和普通老农不同。”
“我会不断学习经验教训,改进种地方法。”
“这样反复下去!”
“如果让我连着种几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