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柱今日明显的心绪不宁,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
赵小玉琢磨钱氏也真是一根筋,这都十来日也不知道回来求情。
借着看宝根的由头,也能回家套套近乎呀。
瞄了一眼赵大柱,赵小玉说:“大哥,大嫂回去也有些日子了,也不知道过得好不好。”
“好不了,她那黑心肝的父母拿她当长工使呢。”赵大柱很担心钱氏。
赵大柱愤愤不平的念叨起钱氏爹娘当年苛待钱氏的那些事。
钱家在他们村是富户,六亩水田、一个鱼塘,就只有钱氏和他弟两个孩子,不说富得流油,但是在村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富户了。
可就这样,她们还是使唤钱氏去开荒,愣是开了六亩荒地。
赵大柱这种天生力气大的人,在赵德旺和赵二柱一起开荒的情况下,也才开出五亩荒地。
由此足以看出钱家有多不是东西。
要不是村里人笑话钱家不拿闺女当人,钱氏父母还能让她继续开荒。
即便不开荒了,六亩水田和六亩荒地几乎都是钱氏一个人耕种打理的。
赵小玉听了不禁咂舌,就这样钱氏还愚孝,真是够蠢的。
两人正聊着天,一个和赵大柱相熟的汉子跑了过来说:“大柱,你快去钱家看看吧,钱氏要不行了……”
赵大柱听了缘由吓得脸都白了,一时慌的不知如何是好。
赵小玉反应快,忙说:“找富贵哥去,他今日赶着牛车来,找他借车去把嫂子拉回来了。”
“对,对,得借车,还得请大夫。”
“借了车,回村拉上赵大夫。”赵小玉将今日卖卤煮收的钱都翻出来塞给了赵大柱,催促他:“大哥,快去吧,要是二哥在家把二哥也叫上。”
赵小玉担心,钱家胡搅蛮缠不放人。
这事就在街上说的,一起摆摊的商户,来往的客人都听明白了。
不禁咂舌。
重男轻女常有,可这么不拿闺女当人往死里祸害的还是头一回听说。
赵小玉也气不过,不过懒得去和吴氏理论。
她便故意大声和刘大娘唠家常,绘声绘色的将钱氏父母如何奴役钱氏,又如何胁迫钱氏要卤煮的配方都说了出来。
赵小玉的摊位上,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醉仙楼的王掌柜也出来看热闹。
众人听完莫不为钱氏掬了一把辛酸泪。
刘大娘心领神会的说:“钱氏的爹娘不就是在那头卖卤煮的那两人,大家还不认识吧。”
这下众人的怒气有了活靶子,路过钱老汉的摊位都要吐上两口解气。
吴氏气的要来揍赵小玉,被钱老汉拦着,“你还嫌不够丢人。”
临近中午,赵小玉的卤煮也卖完了。
她喝着梨汤坐在那歇着,想着也许一会二哥看她没回去,就来接她了。
这些日子,又是奶粉,又是鹅蛋的养着,她的身体强健了许多,一个人忙活这一上午也不觉得很累。
此时,她也不急,悠哉悠哉的坐着,琢磨一会买点什么零嘴回家哄家里三个孩子高兴。
秦霄坐在醉仙楼远远看着赵小玉这一上午的所作所为,不知不觉竟然看入了迷。
赵小玉肯吃苦、脑子活,受了委屈变着法的还回去,是个不吃亏的主。
难得的是她还知道心疼人,那么财迷的一个人刚刚毫不吝啬将身上的钱都掏给了她大哥。
秦霄总觉得赵小玉像是换了一个人。
赵小玉喝完梨汤,站了起来,打算买些糕点。
她有那么一罐用不尽的奶粉,只是自己喝未免太浪费了,她打算做糕点卖。
做生意就得了解市场,知己知彼,所以得多买些,把畅销的糕点都买回去尝尝。
赵小玉托刘大娘帮她照看东西,自己一个人去买糕点。
她刚抬脚,迎面走来一个摇摇晃晃的醉汉,“我要买卤煮,赶紧给本少爷盛一碗。”
赵小玉心里厌烦,面上堆出笑脸说:“真不不巧,卤煮都卖完了,我明日一早还来呢。”
醉汉不依不饶,一把拉住赵小玉的胳膊,“不行,我就要今天吃,你知道本少爷是身份吗?居然敢拒绝……本少爷……”
两个小厮着急忙慌的跑了过来,大呼小叫的扶着醉汉,“少爷,您小心着些,别摔着。”
也不知道是哪家的公子哥,大白天喝成这样,赵小玉挣了两下没挣开。
醉汉不悦的加重力道,“你还想跑。我爹非说我是纨绔吗,我今日就当个纨绔了,把她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