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接下来的日子,村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每天都有官差来回巡视,检查各家各户的粮食储存情况。有人开始偷偷把粮食藏到地窖里,也有人把银钱缝在衣服夹层中。
苏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知道,一旦有人举报,后果不堪设想。但她又能做什么呢?
这天夜里,她辗转难眠,起身推开窗户。月光如水,照在院子里的菜地上。那些刚刚发芽的青菜,是莫母精心照料的。老人家总说,有了自家的菜地,日子就有了着落。
可是现在,连种几棵菜都要战战兢兢。
远处传来狗吠声,打破了夜的寂静。苏嫣站在窗前,看着天上的月亮,心里盘算着对策。她必须想办法,在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中,保护好这个家。
秋风萧瑟,卷起几片枯黄的落叶,在空中打着旋儿。苏嫣和两个舅舅为了探听消息特意去了趟茶楼,那里是市井消息最为灵通的地方。茶楼外街边的小贩们缩着脖子,不时搓着手取暖。街上行人匆匆,脚步声混杂着叫卖声,构成了一幅寻常的市井图景。
莫正德和莫志刚不约而同打了个寒颤。这突如其来的冷意,不知是因为天气骤变,还是因为方才几人谈话中对灾年的预判带来的震撼。两人面面相觑,眼中满是忧虑。
“若是银钱当真不再值钱...”莫志刚搓着手,声音有些发颤,“这世道怕是要天翻地覆啊。”
莫正德抿了抿干涩的嘴唇,目光不自觉地瞥向街边那些忙碌的商贩。往日里熙熙攘攘的集市,此刻在他眼中竟显得如此脆弱。
“阿嫣,”莫正德压低声音,凑近几分,“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苏嫣微微侧身,视线扫过四周。街边几个闲汉正漫不经心地望着这边,她不动声色地往阴影处挪了挪。
“还记得我之前说过的异鬼吗?”她轻声问道,声音低得几乎要被街市的喧嚣淹没。
莫正德点点头:“记得,怎么了?”
“义兄石小豹前些日子随长官返京述职,”苏嫣眉头微蹙,指节不自觉地扣着桌面,“说的就是边境军情。那些异族人最近动作频繁,怕是...”她顿了顿,“要对梁国动手了。”
“什么?”莫志刚一惊,差点从凳子上跳起来,又被苏嫣一个眼神压了回去。他缩了缩脖子,压低声音:“那可如何是好?”
苏嫣端起茶碗,借着喝茶的动作掩饰着说话:“趁着现在还算太平,我们得未雨绸缪。首先要囤积粮食物资,其次得找个隐蔽的山林,最好能自给自足。”
“对对对!”莫志刚眼睛一亮,激动地拍了下大腿,又被周围投来的目光吓得缩了缩身子,“躲起来还能免了朝廷的苛捐杂税!”
莫正德却皱起眉头。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的钱袋,那里面还剩下不多的铜钱。囤积粮食倒是容易,但要找个合适的山林谈何容易?有主的山不能住,无主的山又多是野兽出没。更何况他们人生地不熟,上哪儿去找这样的地方?
苏嫣察觉到他的担忧,放下茶碗,轻声道:“大舅说得对,我们得找个无主但曾经有人活动过的山林。就算找不到,也要尽快离开边城。如果这场大战真的打响,骑兵来袭,眼看着死亡的阴影迫近,我们连躲避的机会都没有。”
茶馆里的说书先生正说到精彩处,一阵喝彩声传来。苏嫣趁机又往角落里挪了挪,避开了几个往这边张望的客人。
等到莫梨花出了月子,能照看两个孩子,苏嫣便和莫志刚骑着骡子去了云州。一路上,他们避开官道,走的都是些偏僻小路。
骡子蹄声踏在泥泞的山路上,发出沉闷的声响。莫志刚忍不住问:“阿嫣,咱们这是要干什么去?”
“找世外桃源。”苏嫣眨了眨眼,嘴角挂着神秘的笑意。
进了云城,苏嫣先在杂货铺买了些红糖和花生。很快,她就在城南的破庙前找到了一群乞讨的孩子。孩子们蓬头垢面,却个个眼睛明亮。
在糖果的诱惑下,一个叫林泉雀的男孩主动凑了上来。他脸上虽有污渍,却掩不住眉眼间的机灵。苏嫣蹲下身,轻声细语地和他攀谈,不一会儿就套出了不少消息。
林泉雀又带着她找到了更多的乞儿。苏嫣耐心地和每个孩子聊天,打听消息。她知道,这些在街头流浪的孩子,往往比任何人都更了解城里城外的秘密。
终于,在最后一个瘦小的男孩那里,她得到了想要的信息。
“在昌州有个玉龙谷,”那孩子一边啃着花生,一边说道,“因为盛产玉龙草得名。这些年药商收购太过,藤子都被采光了,山里的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