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局势变动,世家心思!
第一百二十四章 局势变动,世家心思!
在这衢州城内,是万万不能提李琰的名字,称呼李琰为太子,更是大忌!
孙继一把将他推开:“老夫又不是你家中的玩意儿,离我远点,姓周的,这事你不觉得奇怪嘛,咱们那位武将军胜的是不是有些太蹊跷了?”
“那方少杰暂且不说,那小子压根就没上过战场,可方正是老将,镇守山海关多年,从未听说过一败,居然就败在武将军手中?”
孙继确实不懂兵法,但是他知道人之常情,一个为大周征战多年的将领,却输给了一个自以为是,从未带兵打仗的毛头小子......
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他武昌隆真是天生的将才,要么就是这其中绝对有诈!
“周家主你好好想想,那位武将军什么人物,你我全都心知肚明,纵然背后有大周的支持,他也未必能够守住衢州,况且现在......”
“山海关那边几乎都没有任何的消息,李琰没有动静,这就是最可怕的消息!”
山海关关外,术尔丹和加通打地天昏地暗,双方你来我往,不死不休。?_§如°<:文\网& £!首-?§发t+±
先前又传出了李琰要和突厥结成同盟的消息,导致了大周上下全体声讨,这个时候,李琰应当有所动静才对。′e/z`k.s\w′.+o′r_g\
可是现在的山海关安静异常,李琰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动作,怎么想怎么都觉得不同寻常。
一旦北夷和突厥分出胜负,李琰再下场,那么衢州所要面对的是什么,简直不敢想象。
周礼眯起眼,“你跟我说这些干什么?孙继,别的不说,就现在,刚刚你那些话但凡传到武将军的耳中,你和你们孙家绝对完蛋!”
“世家之间在于平衡,没了我孙家,你以为你周家就能吃下衢州城,少做梦了,后面可还有什么朱家、徐家、乌家排着队等着上位呢。”孙继没好气地回应。
车厢内的气氛一时间陷入了沉默,各怀心思的两人心情都无比凝重。
改朝换代,是好事也是坏事,世间规矩的重构,也就意味着现有的规矩要被打乱,暂时来看,大周仰着世家治理天下,无论是在地方还是在朝廷,世家的影响力都很大。
这样的格局,对于如周家、孙家这样的衢州地方家族而言是好事,至少朝廷的态度,意味着他们还能在衢州呼风唤雨。
捧好武昌隆的臭脚他们就能世世代代富贵荣华。.w·o*d+e?s+c.w?..c\o\m.
可乱也有乱的好处,世家也同样不进则退,尤其是李琰这种身上背负着李唐大义的人,若是下注下对了,他们这样的世家还能再富裕一朝。
安稳或者搏一次,两个念头在孙继的心中摇摆不定。
周礼也同样如此,“孙兄,你觉得衢州守不住?有几成把握?”
周礼也同样打着如意算盘,在这样的时刻,即便是一点点风声,也得慎之又慎。
听到孙兄这个称呼,孙继眼皮一跳,“不多,但五成是有的,可是现在的关键是......我们不知道李琰的态度。”
“这还用想?太宗皇帝当年在位的时候,依靠着世家治理天下,那长孙氏,权倾朝野,李氏、杨氏等等哪一个不是风头无两。”
李家本就是靠着士族门阀发家的,只不过,那时候的李唐在太宗皇帝的强势之下,世家只是相对富裕一点的普通人罢了。
至于什么权倾朝野,独揽朝政,那位太宗皇帝绝对不会允许。
但随着改朝换代,士族门阀的势力再次扩大,朝廷也好,地方也罢,士族成了大周的中流砥柱,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
这个道理,没有人比他们这种地方豪强更加明白的了。
“他们可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跟着太宗皇帝打天下的人。此为从龙之功!”周礼的声音陡然一沉。
孙继两眼瞪大,“论起野心,你周老兄可不比我小。”
“嘿,在衢州这些年,光顾着捧武家的臭脚,我是有点捧够了,谁说咱们就只能留在衢州,为何不能像那些关陇集团的人一样,得个从龙之功,世袭富贵?”周礼索性把话说开。
孙继笑了笑:“若是五成胜算都不敢赌的话,那咱们可就真成了笑话,周兄,局势变化,时不我待,咱们两家暂且休战如何?”
“正有此意,之后的事情就各凭本事吧。”
两人随即下了车,周礼朝着孙继拱了拱手,便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