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甜菜收获完了,林河赶紧在村里开会,鼓动适龄的孩子都去上学。·完/本`神,站^ -更_新!最*全?否则,过几天就又该收割小麦了,农家哪有忙完的时候?
听到锣鼓声响起,大家知道是关于娃们上学的事儿,各家各户都是第一时间端着饭碗跑出来。
“好了,大家别说话了,听我说!”林河敲响锣鼓!
这一天天的,整天里叽叽喳喳,他就不明白了,怎么一些大老爷们比娘们儿还要八卦!
这就是没读书的下场!你看看人家林家,家里的读书人多,就没有这样的!
读书改变命运!这金规律令,在林河心里被奉为圣旨!
学堂落成的那一刻,他激动的一整宿都没睡着。
若不是见大家伙都农忙,他恨不得赶紧赶着一群娃儿上学去!在村里跟猴子似的乱蹿,这不是浪费光阴嘛!
“村长,你快说呀,我们都听着了。”
林河白了的人一眼,“二狗子,你若是不说话,没人觉得你是哑巴。”
“行了,大家伙儿都听我说,咱们的学堂落成了,赶明儿孩子们就能上学去了。这学堂是林家出钱盖的大家不要忘本!以后,在学堂里上学的,只交二百文束修就行,其他的四时节礼,全凭家里的条件,这个不做强求。+p?i?n_g+f,a¢n¢b_o~o.k!.~c_o^m,但是笔墨纸砚一类的还是要自己准备!若是家里没有纸笔的,谢夫子说了,也可以先准备沙盘,先在上面练,等以后写好了再在纸上写!我家林木做了沙盘,需要的可以去拿。”
二百文!
大家伙儿听到以后都挺高兴,他们还以为得最少一两银子呢!
别的不说,就是隔壁村儿里那老夫子,还只是个秀才,一年的束修都还有一两银子!听人说,县里的夫子一年束修就二两银子,还不算四时节礼。
读书?他们穷苦人家是想都不敢想的。
“村长,我家狗娃要上学,他聪明的很嘞。”
“啥呀?你家狗娃才断奶多久?知道怎么数一二三四吗?还是得我家那个,从小就是个机灵的,去镇上卖鸡蛋还能帮我数钱呢!”
“要说聪明,那还是得我家的……”
大家伙儿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此刻,可没人谦虚,似乎吹嘘的多厉害,自家娃儿就真的是这么厉害一般。
一时间,大家各自说着自家娃儿是如何的聪明,如何的天赋异禀。
林河实在是不愿意听,急忙打住了他们!
他虽然巴不得大石村的娃儿一个比一个聪明,但事实就是,他们的祖辈都是背朝黄土面朝天,几代人都没出一个识字儿的!基础薄弱,底子不好呀!
就这样,还如井底之蛙一般,对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
林河一拍脑袋,一阵头大!觉得读书这事儿,真的是迫在眉睫!
最起码,能让他们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若是娃儿们有出息,还能走的远一些,去到州府,甚至去到更远的京都去瞧一瞧,看一看。`l^u_o¢q`i\u.f_e?n¢g~.¢c^o¢m′
说到底,他们大石村这祖祖辈辈,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出得了州府去更远的地方。
“好了,好了,总体上就是这么个情况。等谢夫子开馆了,你们如果有什么想问的还可以问他。再者,学堂里的桌椅板凳都准备好了,也都跟娃说好,要爱护桌椅,以后他们的兄弟们还要在这里上学。”
林河说着一阵心疼,那些桌椅都是新的,要他说,不用这么好的。可堂嫂说了,给孩子们的自然得用最好的,何况那桌桌子椅高度,也都是按照娃儿的身高定做的。
瞧瞧人家有武娘,想的就是周到!
不过,他觉得他家林木也挺出息的,竟然能给打了一个非常有力的折扣,他这个老爹也倍儿有面子。
他师父看重他,这下子婚事也有着落了。前些日子,那边儿已经送了信儿,让他们请媒人上门提亲呢!这几日婆娘正在准备!
他们家如今也攒了些银钱,定亲礼肯定是要办的风风光光。
底下的人人声鼎沸,大家表示自己都已经准备好了,家里的农活哪儿需要娃儿们操心?他们只要安心去读书就好。
林河对他们的表现十分满意,这才是负责任的父母。
“阿娘,村长那边儿已经开会了,可以让娃儿们去上学了,有文啥时候回来?”林有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