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赖尚荣的基本信息
1.出身背景赖尚荣出身于贾府的家生奴仆家庭,其家族世代为贾家服务,是贾府庞大奴仆群体中的一员。¢x?x~s/s\y*q′.·c_o^m,赖家在贾府有着特殊的地位,虽为奴仆,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经营,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和人脉,成为贾府中较有体面的奴才家族。赖尚荣的祖父母、父母皆是贾府的忠诚奴仆,他们凭借着勤恳的劳作和对主子的忠心,在贾府站稳了脚跟。尤其是他的祖母赖嬷嬷,在贾府中颇具威望,能与主子们亲切交谈,甚至在一些场合中还能得到特殊的礼遇。这种家族背景使得赖尚荣一出生便与贾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为他日后的人生轨迹埋下了伏笔。赖家与贾府的渊源深厚,他们见证了贾府的兴衰荣辱,同时也在贾府的庇护下逐渐发展壮大。这种特殊的家族背景和与贾府的紧密关系,既给予了赖尚荣一定的机遇和资源,也在无形中限制了他的人生选择和发展空间。2.成长环境赖尚荣在赖家过着如公子哥儿般的生活,享受着优渥的待遇。生活上,他自出生起便有奶妈、丫头、婆子悉心照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物质条件极为丰富。赖家虽为奴仆家族,但经过几代积累,财富颇丰,宅子有亭台楼阁、花园、假山、水塘,规模和奢华程度远超普通人家,甚至王熙凤的财富与之相比都略显逊色。教育方面,赖家十分重视对他的培养,让他读书写字,为其铺设仕宦之道。赖尚荣接受了系统的文化教育,有机会学习诗词歌赋、经史子集等知识,这为他日后捐官入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这样的成长环境对赖尚荣的性格产生了初步影响。优越的生活使他习惯了养尊处优,不了解生活的艰辛和底层人民的困苦,逐渐养成了贪图享乐、自私自利的性格。同时,长期处于被众人簇拥的环境中,让他变得自负且虚荣,对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有着不切实际的认知,为他日后在官场的种种行为埋下了隐患。二、赖尚荣的仕途之路1.脱离奴籍与捐官赖尚荣能够脱离奴籍并捐得前程,全仰仗贾府的恩典。在当时,家生奴仆的身份世代承袭,难以改变,但赖家在贾府经营多年,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和功劳。赖嬷嬷在贾府德高望重,深得主子们的信任和尊重,她为孙子赖尚荣向贾府求情,贾府念及赖家几代人的忠心,便开恩让赖尚荣脱离了奴籍,成为自由人。贾府此举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赖家多年来为贾府尽心尽力,贾府给予赖尚荣恩典,是对赖家忠诚的一种回报,以此来激励其他奴仆继续效命。另一方面,让赖尚荣捐官入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赖家的地位,从而巩固贾府与赖家的关系,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赖尚荣脱离奴籍后,在贾府的支持下,通过捐纳的方式获得了前程。在当时的社会,捐官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一些有钱但没有科举功名的人,为了获取官职和社会地位,会向朝廷缴纳一定的钱财来换取官位。这种方式虽然为一些人提供了进入仕途的途径,但也导致了官场鱼龙混杂,许多官员只看重利益,而不关心百姓疾苦,为后来的官场腐败埋下了隐患。赖尚荣捐官入仕,也预示着他即将踏入这个复杂而黑暗的官场。2.出任知县赖尚荣在贾府的帮助下捐得前程后,三十岁时,又求了贾府,终于被选出来做了知县。这一过程看似顺利,实则离不开贾府背后的运作和支持。当时的官场,人脉和背景至关重要,赖尚荣凭借着贾府的权势和影响力,得以顺利踏入仕途,出任一方知县。然而,赖尚荣在任上的表现却令人失望。他大肆贪污受贿,“手长着呢”,利用手中的权力疯狂敛财。他不顾百姓的死活,对各种案件的处理全凭贿赂的多少来决定,使得当地的司法公正荡然无存。他的兄弟都曾说:“我哥哥虽做了知县,他的行为,只怕也保不住怎么样呢?”可见,他的贪污行径在家族内部也是人尽皆知。赖尚荣的为官之道与当时的官场环境密切相关。在那个时代,官场腐败成风,许多官员为了谋取私利不择手段。赖尚荣从小养尊处优,养成了贪图享乐、自私自利的性格,进入官场后,面对各种诱惑,他更是难以自持。他认为贪污受贿是官场的常态,不这样做就会吃亏。而且,他捐官花费了大量钱财,为了收回成本并获取更多的利益,他只能通过贪污来满足自己的贪欲。同时,赖尚荣缺乏真正的为官才能和品德修养。他虽然接受了一定的文化教育,但并没有将所学知识用于为百姓谋福祉,而是将其作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他不懂得为官的责任和担当,只知道追求个人的荣耀和财富。这种为官之道不仅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