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精彩小说网 > 【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 > 第84章 贾化

第84章 贾化

场上的一种生存手段。

在媚上方面,贾化可谓是用尽心思。当他复职为应天府知府后,深知官场的复杂和权力的重要性。面对上级官员,他极尽谄媚之能事。他会仔细打听上级的喜好和需求,投其所好地送上珍贵的礼品。在与上级交流时,他总是卑躬屈膝,言语中充满了对上级的赞美和奉承。例如,在一次官场聚会中,上级官员发表了一番并不十分高明的见解,贾化却立刻拍手称赞,还添油加醋地进行附和,将上级的观点捧上了天。他通过这种方式,试图赢得上级的好感和信任,为自己的仕途铺平道路。

而在欺下方面,贾化则展现出了冷酷无情的一面。对于下属官员,他常常颐指气使,稍有不如意就大发雷霆。他不把下属的意见和建议放在眼里,只要求他们绝对服从自己的命令。在处理政务时,他会将一些繁琐、困难的任务强行分配给下属,却对他们的工作成果百般挑剔。对于普通百姓,他更是仗势欺人。在“葫芦案”中,他为了讨好薛家等权贵家族,不惜牺牲冯渊和英莲等普通百姓的利益。他对受害者的悲惨遭遇视而不见,用权势压迫他们,让他们无处伸冤。

这种媚上欺下的行为对贾化的仕途产生了复杂的影响。短期内,他通过讨好上级,确实获得了一些晋升的机会和好处,官职得以稳固。但从长远来看,他的欺下行为引起了下属和百姓的不满和怨恨。下属们对他阳奉阴违,表面上听从他的命令,实际上却在寻找机会反抗。百姓们对他的恶行也怨声载道,一旦有机会,就会向上级反映他的问题。这使得他在官场中逐渐失去了人心,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同时,贾化的媚上欺下行为也对周围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下属们在他的压迫下,工作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普通百姓则生活在恐惧和不公之中,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他的行为加剧了社会的矛盾和不稳定,成为了封建社会官场黑暗的一个缩影。

4.无情无义

贾化的无情无义在他对待恩人甄士隐的态度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初,贾化穷困潦倒,寄身于葫芦庙,每日卖文作字为生,连进京赶考的盘缠都没有。甄士隐作为邻居,不仅欣赏他的才华,还慷慨解囊,资助他进京参加会试。甄士隐的帮助,无疑是雪中送炭,让贾化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贾化在接受资助时,也对甄士隐千恩万谢,表现出一副感恩戴德的模样。

然而,当贾化考中进士,踏上仕途,逐渐飞黄腾达之后,他对甄士隐的态度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甄士隐家遭遇变故,先是女儿英莲丢失,接着家中又遭火灾,最终家破人亡,不得不投奔岳父家,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此时的贾化,已经成为了官场中的一员,有能力也有机会对甄士隐伸出援手,但他却选择了视而不见。

他没有去打听甄士隐的下落,更没有给予甄士隐任何物质上的帮助或精神上的安慰。曾经的恩人在他眼中,仿佛变成了一个陌生人。这种忘恩负义的行为,充分暴露了他自私自利、无情无义的本性。

在“葫芦案”中,贾化的无情无义再次得到了体现。英莲是甄士隐的女儿,也是他曾经在甄家见过的丫鬟。当他得知英莲被薛蟠抢夺,冯渊被打死的案件时,他本可以凭借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为英莲讨回公道。但为了讨好薛家等权贵家族,保住自己的官职和地位,他选择了徇私枉法,将英莲的悲惨遭遇抛诸脑后。他的这种行为,不仅是对英莲的背叛,也是对甄士隐的再次伤害。

贾化的无情无义,让他失去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和良知。他为了追求个人的功名利禄,不惜抛弃曾经的恩情,牺牲他人的利益。他的行为,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和人性的丑恶。

四、贾化在《红楼梦》中的作用

1.提纲挈领

在《红楼梦》中,贾化以“假语村言”发挥着提醒读者、统率全文的重要作用。“贾化”谐音“假话”,曹雪芹借这个名字暗示书中诸多情节和言语是“假语村言”,并非真实发生之事,引导读者透过表象去探寻背后的深意。

贾化首次登场,便拉开了《红楼梦》故事的序幕。他与甄士隐的交往,引出了甄英莲这一关键人物,英莲的命运起伏是书中悲剧的缩影。同时,贾化的经历串联起了不同阶层的生活场景,从穷困潦倒的书生生活,到官场的沉浮,再到与封建贵族家庭的关联,他的故事线如同一条纽带,将众多人物和情节紧密相连。

在结构上,贾化起到了串联小说的作用。他见证了甄家的兴衰,又成为林家的西宾,进而与贾府产生交集。他的仕途变迁,反映了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和腐朽,也为贾府的命运走向埋下了伏笔。他在“葫芦案”中的表现,不仅揭示了四大家族的权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