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精彩小说网 > 【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 > 第84章 贾化

第84章 贾化

一、贾化的基本信息

1.姓名寓意

《红楼梦》中人物的名字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寓意,贾化也不例外。/x/i¢a?o~s+h\u~o~g+u,a\i`.`c′o′m!他原名贾化,字时飞,别号雨村。“贾化”谐音“假话”,暗示他所说之话多有虚假成分,是曹雪芹用以“假语村言”讲述故事的体现。从更深层次看,“化”有变化、变幻之意,象征着贾化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断改变自己的立场和行为。

“时飞”有应时而飞黄腾达之意,反映出他渴望抓住时机、追求功名利禄的野心。而“雨村”取自《孟子·尽心》篇“君子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表面上有文雅、教化之意,但实际上贾化并未真正践行君子之道。

脂砚斋批语也对贾化的名字有所解读,进一步强调了名字背后的深意,暗示他是一个表里不一、善于伪装之人,为其复杂的人物形象埋下了伏笔。

2.出身背景

贾化出身于诗书仕宦之家,祖上原系湖州人氏,家族曾经在朝廷为官,辉煌一时。在那个封建等级分明的社会,这样的家族背景赋予了贾化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和使命感,从小接受的儒家经典教育,也让他心怀远大抱负,渴望在仕途上一展身手。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家族逐渐走向没落。到了贾化这一代,祖上根基已尽,人口衰丧,曾经的繁华景象不复存在。家道中落的他,失去了家族的庇佑和经济支持,生活陷入了困境。但他并未因此而消沉,反而更加发愤图强,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振家族的荣光。于是,他踏上了科举之路,希望能凭借自己的才学考取功名,改变命运。

二、贾化人生阶段的转变

1.穷书生时期

家道中落的贾化,虽历经十年寒窗苦读,先后考取了秀才和举人,却因囊中羞涩,无力前往京城参加会试。无奈之下,他只得暂寄姑苏城里的葫芦庙中安身,每日依靠卖文作字维持生计。穷困潦倒的生活,并未磨灭他心中的志向,反而让他更加渴望出人头地。

在这艰难的处境中,贾化怀才不遇的心境愈发强烈。他常常独自徘徊在葫芦庙的庭院中,望着那破败的庙宇和清冷的月光,心中满是感慨。他自恃有经天纬地之才,却无处施展,只能在这狭小的天地里虚度光阴。这种怀才不遇的痛苦,在他的诗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红楼梦》第一回中,有这样的记载:“雨村吟罢,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又搔首对天长叹,复高吟一联曰:‘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这副对联,将他志存高远的心境展现得一览无余。他把自己比作美玉和宝钗,渴望遇到识货的人,能够卖得好价钱,等待时机一飞冲天。这种对自身才华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期许,在困境中显得尤为可贵。

除了诗词,贾化还善于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来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抱负。由于葫芦庙和甄府相邻,而甄家老爷甄士隐又是一个喜欢附庸风雅和舞文弄墨之人,贾化便逐渐与他相识了。为了能够蹭吃蹭喝,他放下了文人的清高之气,时常违心地称赞甄士隐高雅不凡。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与甄士隐的交往中,也展现出了自己的学识和见解,赢得了甄士隐的赏识。

尽管生活穷困,但贾化善于交友的特点让他在困境中也能找到一丝慰藉。他与甄士隐的交往,不仅为他提供了物质上的帮助,也让他感受到了温暖和尊重。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他不断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支持。这种善于交友的能力,也为他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穷书生时期,贾化虽然生活困苦,但他怀才不遇的心境和志存高远的表现,让他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着对未来的希望。他的诗词和对联,成为了他抒发情感和表达志向的重要方式;而他善于交友的特点,也让他在艰难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丝曙光。

2.县令时期

在甄士隐的资助下,贾化得以进京赶考,并顺利考中进士,不久便被选入外班,补授了应天府知府,从此开启了他的为官生涯。初入官场时,贾化展现出了一定的才干优长。*x-i,n_x¨s¨c+m,s^.¢c\o′m\他凭借自己的学识和智慧,处理政务时雷厉风行,迅速解决了一些积压已久的案件,使得当地的治安和民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赢得了百姓的初步认可。

然而,随着权力的增长,贾化的贪欲和野心也逐渐膨胀。他开始变得贪酷,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中饱私囊。对于那些敢于反抗他的百姓,他采取严厉的镇压手段,毫不留情。同时,他恃才侮上,自认为才华出众,不把上司放在眼里。在与上级官员交往时,他常常表现出傲慢无礼的态度,不服从上级的安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