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富强跟儿子回到小院,吴氏在院子里边洗衣服边等他们回来。
春燕回去后,家里的小事都压在她一个人身上,相公做别的事行,家里这些杂七杂八就不内行了,慢慢教他 还不如自己一个人快手快脚做了。
一听院门口有声音,吴氏忙上前开了院门。
“都进去考试了吗?人多不多?”
陈富强下了车,“人山人海,怕是两千人是有的,一个和县有七八个镇呢。
咦,知行今儿这么乖?现在就在读书了?”
知行的读书声不小,院子里清清楚楚就听到了。
陈知礼跟娘打了招呼就进了房间,先看一个时辰书,然后赶车去书铺,今日的话本稿酬他还是会去买一些粮。
“相公,估计这会弟妹两口子也无心做事,我爹我大哥大嫂也是。”吴氏摇摇头,自己也笑了。
不考试的人却是比考试的还要紧张,还不能在孩子们面前露出来。
院子小,人来多了根本住不下,所以大哥送来了再有跟文星也就回去了。
弟妹两口子也是来了没地住,总不能住客栈,听说这段时间县城客栈的价钱提了不少,尤其是离考场近的,差不多比原来高了一倍不止。
陈富强道:“县试五日,结束后一旬才知道结果,也就是三月五六日出榜,如果通过了,最多二十二日就得动身,到府城没五日是不行的。”
去早点是最好,但人多开支也大。
陆家。
陆希周亲自带着书童送次子去考场。
按理此次县试,小儿子应该是没问题的。
如此,八月份他会送两个儿子一起去府城院试,就算是不一定能中,积累些经验也是好的。
陆娘子送了人出门,又去叫大儿子起床,离院试也就半年之久,实在耽误不得。
相公一首说早读是很重要的。
一番下来,天色己经大亮,她本准备睡个回笼觉,现在也不必了,干脆帮着小丫头做些早食,早餐之后她再去媒人那跑一趟,三月份娶媳妇,虽然之前两家己经商量过日子,但并没有说准。
好在小县城对娶媳妇并没有太多繁琐的步骤,还得在去府城考试前,那就得在初六、初八、十二这几个日子,十八怕都来不及了。
实在不行就五月份吧。
陆丰对这些无所谓,娘亲唠唠叨叨,他只当耳旁过风,兴趣不大。
未婚妻长相实在只一般,不丑但绝对不美。
“你先吃吧,你爹己经跟你弟吃过了,我去叫你妹起来。”
陆丰眉头紧锁:“娘,妹妹真是被你惯坏了,之前县太爷家看中她,真是天上下红雨了,黄公子各方面都不错,可她非得看上一个啥啥都没有的乡下人,还是差一点病死了的,我真搞不懂,那个陈知礼不就是长相好一点吗?读书好一点,其他还有啥?”
“丰儿,小声点,在你爹面前千万不要多说你妹的不好,不然你爹真的要带我们一家人回老家去了,上次想去县学辞工还是我拦着。”
“那怎么成?娘,我可不回乡下,去了那里,我跟二弟如何读书?爹不在书院,我们兄弟的费用可是得全付,那可是很大一笔费用。
再说二弟还没有说亲,回了乡下,好一点人家的姑娘谁还愿意?娘,你们可千万别为了一个丫头片子耽误自己儿子的前程。”
陆娘子沉默不语,她心里何尝不是这样想?
半响她叹了口气,“我自然晓得轻重,你安心读书便是。”
相公这个时候没回家,怕是去书院了。
她走向女儿的房间。
轻轻推开房门,喊了几声女儿的名字,却不见回应。
走近床边,却发现女儿不见了踪影。
陆娘子心里“咯噔”一下,急忙西处寻找,可屋里屋外都不见女儿的身影。
她慌了神,忙叫陆丰一起帮忙找。
陆丰也觉得事情不妙,跟着母亲在附近找了起来。
找了一圈无果,陆娘子突然想到女儿会不会去找陈知礼了。
她赶紧让陆丰去陈知礼家看看,万一女儿没去陈家,只说找陈知礼有事,其他绝对不能提,她自己则在家等消息。
陆丰一路小跑来到陈富强家的小院,打听之下才知道陈知礼去书铺了。
陆丰急急忙忙又往家跑,既然妹妹没有去找陈知礼,那就没必要打扰人家了,他其实跟陈知礼并不怎么熟悉。
刚到家,陆娘子就拦住了儿子。
她指指女儿的房门:“你妹妹刚回家,不知道去